民主消亡
作為國家製度的民主走向衰亡的過程。作為國家製度的民產,或政治形態的民主,在原始社會末期萌芽。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特定發展時期成為現實,到資本主義社會得到普遍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社會達到頂峰。由於這種民主由社會經濟關係所決定,與其他所有政治現象共同存在,因而當社會主義公有製變成共產主義公有製,一切政治現象成為多餘的事情之後,這種民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民主消亡的過程,同時也是社會經濟和文化不斷進步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自然的發展過程。在現實社會主義階段,還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民主隻有在它發展到自己的頂峰時,才開始逐步走向衰亡。民主完全消亡,是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實現之後的事情。它是自行消亡的,任何人為地提前使民主消亡的企圖,都是違背曆史規律的。
社會民主
非國家製度或非政治形態意義上的民主。是除開國家製度或政治形態意義上的民主的那一部分民主,包括學術民主、非政治性社團民主、家庭民主、經濟民主、日常生活民主等工作作風上的民主。作為國家製度或政治形態的民主,與國家的存在相適應,因而隻存在於部分曆史階段中。作為工作作風的民主即社會民主,與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相伴隨。在階級社會裏,國家製度或政治形態意義上的民主占統治地位,社會民主處於從屬地位。在社會義社會裏,國家製度或政治形態意義上的民主仍占首位,但社會民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共產主義社會實現後,國家製度或政治形態意義上的民主,已經消亡,社會民主繼續發展。
資產階級專政
資產階級憑借其控製的國家機器對廣大無產者和其他勞動群眾進行的統治。是資產階級國家的實質。資產階級國家是人類曆史上最後一種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基礎的、對人民群眾進行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的剝削階級專政類型的國家。這種國家不論采取何種形式,如君主立憲製和民主共和製,都不過是資產階級借以維護本階級的私利和壓迫勞動階級的工具,其資產階級專政的實質都不改變。資產階級國家還在資產階級內部實行民主,並把這種民主說成是廣泛的、全民的民主,但實質上僅僅是極少數資產者的民主。在實際運用中,資產階級專政與資產階級國家往往被看作同義語。資產階級專政的狹隘性和反動性,決定了它必然會被無產階級專政所代替。
無產階級專政
存在於從資本主義或其他剝削製度的社會的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的、由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是代替資產階級或其他剝階級專政,以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使命的新型國家政權,因而也是人類曆史上最後的國家政權。包括對廣大勞動群眾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實行專政兩個方麵。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個曆史形式。列寧在俄國創造的蘇維埃政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創立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都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具體形式。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無產階級專政與社會主義國家是同義語。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就是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在完成自己的所有使命之後,將自行消亡。
君主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