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理想是人們對某種奮鬥目標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作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形式之一,在整個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人們的立場不同,世界觀、人生觀不同,由此也就產生不同的理想。所以,理想具有鮮明的社會性、時代性和階級性。按其性質來講,有正確與錯誤、崇高與卑微之分。理想的內容是多方麵、多層次的。主要有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其中社會理想起著決定和製約的作用;道德理想、生活理想等則是社會理想的具體表現形式。從時間概念上講,又分為長遠理想、階段理想和個人具體理想。長遠理想在其中起著統帥作用,階段理想、個人理想是實現長遠理想的基本途徑。每個人都麵臨著理想的選擇。隻有樹立了正確的、長遠的社會理想,才可能有高尚的情操,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真正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他的人生就毫無意義,庸碌無為地度過一生。
社會理想
人們對於社會製度和政治結構的設想和追求。社會理想是其他理想的核心,起著決定和製約的作用。社會理想具有階級性,它是一定階級在未來社會根本利益和願望的集中反映。任何社會理想都要符合人類社會曆史發展規律,並受到它的檢驗。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這種社會理想隻能是空想,甚至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反動階級的社會理想,是建立在極少數人利益和願望基礎之上,完全違背社會發展規律,阻礙著社會進步。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是代表著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願望,是建立在符合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的基礎之上,因而它能夠代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始終發揮著推動曆史前進的革命作用。
生活理想
人們對衣、食、住、行和戀愛、婚姻、家庭等生活需要的向往和追求。生活理想是人們最切身利益的願望反映,它包含著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麵的內容。不同的階級,對生活理想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剝削階級對生活理想的理解,是建立在剝削大多數人正當個人利益的基礎上,他們追求的是無止境的私利欲望的滿足,與社會進步背道而馳,因而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社會主義製度的建立,給人們正確、美好生活理想的實現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生活理想應該是富裕的物質生活和高尚的精神生活的和諧統一,應該把個人生活理想與社會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積極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隻有這樣才能實現更高的生活理想。
共產主義理想
就是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堅定信念和目標。它是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成果,科學地分析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真總結工人運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最高社會理想。它不僅是無產階級的社會政治理想,也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共產主義的理想是代表了全人類的長遠利益,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共產主義社會裏,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獲得極大豐富,階級對立最後消失,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極大提高,全社會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共產主義理想具有科學性、實踐性和客觀的必然性。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若幹代人的長期不懈的努力奮鬥。從“巴黎公社”到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一直到中國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都證明了共產主義理想作為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其他任何東西也取代不了的。在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社會中,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都在進行積極的努力和探索,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實現四個現代化,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共產主義理想都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引導和鼓舞著人們向著光輝燦爛的未來勇往直前。
共同理想
一般指人們共同對事物合理的希望和設想,並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共同目標。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中國建設成為文明、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共同理想是根據我國國情,經過嚴密科學地論證和分析,集中了全國各階層勞動人民、愛國人士的利益和願望,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是能夠達到的。在現階段,共同理想是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精神武器,是最高理想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體現。要實現共同理想,首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斷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動員和團結全國各階層人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攜手並肩,真正把一切力量集中在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大業上。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當前,要搞好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各項工作,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全麵發展,使我國早日跨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