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公有製為主體發展多種經濟成分
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現階段,不僅存在全民所有製和集體所有製的經濟形式,還存在個體所有製的經濟形式以及中外合資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獨資經營企業的經濟形式。它們都在一定範圍內顯示出各自的優越性。但是,它們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全民所有製經濟是我國經濟的主導力量,對於保證國家的社會主義方向和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和有益的補充,是從屬社會主義經濟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也起有益的補充作用。堅持公有製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必須反對在所有製結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兩種錯誤主張。一種是主張私有化,想要動搖公有製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製度,並從根本上改變社會製度的性質。這是必須堅決反對的。因為,堅持公有製為主體,這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是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特征,是我們進行所有製結構改革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發點;另一種是盲目追求“一大二公”,限製和削弱集體經濟,排斥以至取消個體經濟,使所有製形式和經營方式趨於單一化的“左”的傾向。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單一的。在按勞分配占主體的前提下,還存在著個體經濟中個體勞動所得,私營經濟中非勞動收入,企業經營者風險補償,股息,利息和紅利等財產收入等。這是由社會經濟結構中占主體地位的公有製經濟同其他多種經濟同時並存決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方式,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因為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製在分配上的實現,按勞分配體現了消滅剝削,實現分配平等的要求。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它否定了不勞而獲,社會按照勞動者提供給社會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消費品,勞動者的勞動成果不再被剝削階級無償占有,體現了勞動者在分配上以勞動為尺度的平等權利。同時,按勞分配隻是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中的基本分配方式。在其他多種經濟形式存在前提下還必須堅持實行多種分配方式。城鄉個體經濟是一種以私有製為基礎的小商品經濟,個體經濟收入不能實行按勞分配,隻能實行個體勞動所得;在以雇傭勞動關係為特征的私營經濟中,雇主利潤中必然包括一部分合法經營收入和非勞動收入,隨著債券的發行和股份企業的出現,人們購買債券和股票,也帶來了股息、利息和紅利等財產收入,還有經營者的風險收入,上述種種收入具有不同性質和來源,我們隻能實行保護合法收入,必須調節過高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的辦法,在促進效率的前提下體現社會公平。
社會分配不公
是指在分配領域,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現象。主要表現在兩方麵,一種是平均主義,反對拉開個人收入的差距,不論能力和貢獻大小平均分配;另一種是少數人靠非法手段,例如偷稅漏稅、欺行霸市、哄抬物價、弄權瀆職、貪汙受賄、走私販私等撈取不義之財。或者少數從事“第二職業”者、非工薪者等與廣大幹部職工收入差距過大及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複雜勞動與簡單勞動之間收入倒掛,特別是一些不法商販采取不正當經營手段,牟取暴利,形成收入差距過大現象。社會分配不公,嚴重影響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那些趁新舊體製轉軌之機違法暴富的人,大多文化水平低,他們不靠艱苦勞動卻過著奢侈生活,這不僅對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對以工薪維持生活的社會各階層產生了嚴重的衝擊,而且敗壞了社會風氣,不利於穩定和凝聚人心,導致社會不安定,並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價值取向。這既不利於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也不利於改革開放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