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民主生活製度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基層民主製度化,是保證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當家做主,調動各方麵積極性,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基礎。目前,在一些部門和基層單位中,封建家長式的領導仍然存在,侵犯人民群眾權利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這嚴重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不利於國家的安定團結,妨礙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些違反社會主義民主現象,固然同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是缺乏嚴密的法規和製度。在基層民主生活製度建設上,要抓緊製定新聞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等法律,建立人民申訴製度,使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和自由得到保障,同時依法製止濫用權力和自由的行為,還要製定促進人員合理流動的法規,建立勞動仲裁製度,積極促進公共福和事業的社會化。從而破除群眾對單位的依附關係,打破職工“單位所有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
是指民主在社會主義政治製度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民主首先是國家製度。社會主義民主就是社會主義的國家製度,是人民當家做主,真正享有各項公民權利,享有管理國家和企事業的權利。民主作為上層建築,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民主是手段。但是,在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中,在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建設中,民主則是我們要爭取和實現的任務和目標,是政治製度。《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列寧也曾說過“不實現民主,社會主義就不能實現”。可見,民主與社會主義存在著本質的聯係,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在政治上的本質特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總結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曆史經驗,十分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鄧小平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這個結論是對社會主義的更深刻認識。豐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我們黨把民主政治建設作為政治體製改革的基本任務,把建設社會主義民主作為根本任務和目標寫進黨的基本路線中,可見民主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精髓
是指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和根本立腳點。實事求是出於漢朝班固所著《漢書·河間獻王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原意是指作學問時的態度要講究實際,真切。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對這句古語賦予了全新的內容,“‘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係,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實事求是,就是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革命實踐相結合。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即正確處理思維與存在、主觀同客觀關係問題的出發點和根本立腳點。
實事求是要求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必須從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即從事物現象和過程的基本事實出發,經過科學地分析與綜合。找出規律性的認識,而不是從抽象的原則和思維出發,從死的書本出發,也不能從局部和個別的事實出發。正是基於這種認識,鄧小平說,“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毛澤東在延安為中央黨校題了‘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黨曆來都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