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用已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原材料(已加工使用過的原材料),通過科學方法加以處理、利用所生產出的產品。如工礦企業產生的邊角下料或廢渣廢料,雖然失去或部分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價值,但其本身可利用的屬性並沒有消失,科學地加以開發利用,就可以生產出用於國計民生的二次產品。
二次能源
能源是指產生機械能、化學能、熱能、光能等各種能量的自然資源。按照能源的形成和轉換過程,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無論經過幾次加工而轉換成的另一種形態的能源產品。它包括電力、蒸汽、焦炭、煤氣、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沼氣等。如熱電廠送出的電力,就是經過熱能到蒸汽到機械能再到電能等四次轉換而得到的,但仍稱為二次能源。隨著人類社會生產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需要,整個能源消費結構不斷發生變化,直接使用一次能源的比例不斷降低,使用二次能源的比例日益上升。
經濟區域
在長期的物質生產過程中,由於地理環境、曆史淵源的影響,地域政治、經濟、自然條件、宗教、民族等因素的作用,以及一國為了執行管理職能,按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麵要求劃分行政區的統一性的製約,所形成的經濟聯係而自成體係,並具有各自經濟特色的地區。近年來,我國根據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以及經濟發展戰略的要求等因索,把全國劃分為東部沿海、中部內陸和西部邊遠三大經濟區域,對不同的經濟區域國家有不同的發展方針。
“扶貧政策”
指國務院確定的扶助貧困地區開發經濟、解決溫飽問題的一項重要戰略。由於各種原因,我國的一些“老、少、邊”地區生產力發展緩慢,溫飽問題尚未完全解決,處於貧困之中。黨和政府曆來對貧困地區十分關心,從1982年以來采取了一係列步驟幫助貧困地區脫貧。1986年6月,國務院專門成立了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並提出力爭在“七五”期間解決貧苦地區大多數人的溫飽問題的戰略。在向貧困地區支援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把科技脫貧、開發智力放在了重要位置,大力推廣星火計劃和豐收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充分發揮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群眾團體和民主黨派智力扶貧的作用,取得了很大成績,已有一批貧困地區開始解決溫飽問題,並向致富之路前進。
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一係列同時並舉方針的形象概括,這一方針的基本思想是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提出的,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正式把它列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基本點。內容包括:發展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條件下,工業和農業同時並舉,重工業和輕工業同時並舉;在集中、領導、全麵領導分工協作的條件下,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並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同時並舉,洋法生產和土法生產同時並舉。這些同時並舉的兩個方麵是矛盾的統一體,它們既互相對立、有主有次,又互相製約、互相促進。要充分發揮矛盾雙方的積極因素,推動國民經濟的全麵發展。毛澤東和黨中央在當時提出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是為了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統籌兼顧
是一種建立在對客觀事物的科學認識基礎上的處理各類關係、解決各類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生活中,國家有協調各方麵關係、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按統籌兼顧的原則辦事有更重要的意義。比如,社會主義的國家、集體和勞動者個人物質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也存在著矛盾,不能靠犧牲任何一方的利益來實現另外兩個方麵的利益,隻能統籌兼顧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又如,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產業發展都有其特殊的重要意義,在總體國力、財力一定的情況下,必須統籌兼顧才能使各產業協調發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統籌兼顧是一種高級的管理藝術,它以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指導,遵循唯物辯證法的原則,是在對事物存在係統和運動規律的正確認識前提下的統一籌劃和合理安排。它既是對形而上學、片麵思維、顧此失彼的否定,也嚴格地區別於思想上和工作中的平均主義。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
指在技術進步和資金有機構成提高的條件下,為實現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要求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速度快於消費資料生產增長的速度。重工業是生產生產資料的工業,為適應技術進步條件下擴大再生產的客觀要求,同時考慮到我國建國初期工業基礎薄弱的現實,因此,在建國以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一直強調貫徹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方針,這對於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生產的發展,盡快地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生產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方針隻能是在與輕工業、農業相應發展的基礎上才能起到良好作用,否則,單純強調重工業優先發展,將會造成國民經濟中各種比例關係的嚴重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