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組織貸款

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一些國家認繳一定的股金或捐款而組成的機構。其宗旨是為成員國或某些非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主要對象是發展中國家和經濟不發達地區。國際金融組織主要分為三類:①聯合國體係的世界銀行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②區域性的大銀行,如亞洲開發銀行、澳洲投資銀行等;③跨國集團性的銀行,如經互會內部的國際經濟合作銀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主要有世界銀行集團貸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貸款。目前,我國已利用了上述三種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采取國家統借統還和統借自還兩種方式,采用不同貸款條件向項目部門轉貸。

外債償還能力

是對外經濟開放、利用外資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製約因素。外債償還能力主要由國內商品出口換彙的能力來決定。國際上一般根據該國每年還本付息額占出口收入和非貿易收入之和的百分比來判斷該國的償還能力,這個百分比叫債務償還率,一般認為這個比率不能超過25%。外債償還能力製約著利用外資的規模,關係到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信譽。所以,我們在對外經濟開放中,既要積極地引進和利用外資,又必須十分注重外彙使用的經濟效益,大力發展出口創彙產業,以債養債,提高償還能力。

利用外資戰略

指對外經濟關係中,在利用國外資金的總量控製、結構比例、方向選擇、環境建設等一係列問題上的總體工作路線和發展目標。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利用外資是解決資金短缺和資源開發不充分這對循環矛盾的有效途徑。從戰略意義上講:①必須積極慎重地利用國外資金,摒棄那些不切實際的隻能導致自我封閉的觀念。②在利用外資總量上進行控製,要根據償還能力和國內資金、物資配套能力,保持適當的規模和合理的結構。③在利用外資的方向選擇上,盡量爭取利率不高、有使用主動權的政府貸款和國際組織貸款,但不接受任何政治附加條件,慎重采用商業信貸,大力發展和鼓勵外商的直接投資。④通過製定政策和健全法製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要讓外資企業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⑤努力提高外資使用的經濟效益,重點用於發展外向型產業和能源、交通等基礎產業。最後,還要根據國際國內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對利用外資戰略及時地進行局部調整。

國際勞務合作

又稱勞務出口(輸出),指一個國家的公民到另一個國家去從事某項工作,並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這種勞動報酬可以是當地貨幣,也可以是硬通貨,或二者兼有。目前,國際勞務合作幾乎遍及各個領域,除承包工程帶出的勞務以外,其他生產企業和事業部門也雇傭了大批勞務人員,他們提供的勞務,可分為高級勞務、一般技術勞務和普通勞務,三者在待遇上有懸殊差別,但都能為自己國家賺取外彙收入,目前,勞務出口(輸出)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一是個人外出尋找職業;二是有數量而無具體職業的雙邊協定性派出;三是法人之間或法人與政府之間簽訂具體內容的勞務合同。

國際承包工程

指國際上的承包商(公司,稱為乙方),以提供資本、技術、設備,材料、許可權為主,用投標的方式,從業主處(稱為甲方)爭得項目的建造權,並按雙方在價格、技術標準等方麵事先達成的協議按時完成項目的修建任務。承包工程經營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普通的房屋建築及相應的市政、交通、公共設施、一般的工廠及各項重型工程等。由於承包工程是一種技術、經濟、商品的綜合性輸出,因此,它的成交額大。一個合同額有時高達幾億、十幾億以至更高的金額。如經營得法,承包公司可以獲得大筆的利潤(利潤率曾一度高達30%~40%)。同時,通過承包工程還可以學到國際上較為先進的技術,並能增進兩國人民和政府同的互相了解及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