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既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又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民主的不斷擴大和提高,與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政治文明的進步。無論黨的領導的實行,還是人民民主的推進,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進行。無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還是堅持和完善我國以人民代表大會為主體的民主政體,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保障公民享有廣泛的社會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任何違反法治原則的所謂民主,都會對社會秩序和人民的權利與自由造成損害,進而危害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因此,實現這三個方麵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並使之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現形式和製度模式。
(第三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一、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由於我們黨是執政黨,黨的十六大指出,這一改革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全局性作用,並進一步闡述了黨領導什麼和怎樣領導的問題,明確指出: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製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黨委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獨立負責、步調一致地開展工作。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機製。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規範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關係,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經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誌,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成為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人員,並對他們進行監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職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加強對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支持他們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更好地成為黨聯係廣大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這一改革任務,主要是要通過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改革,理順和規範黨與人大、政府、政協和人民團體等的關係,並把處理這些關係的程序和原則通過製度形式固定下來,黨實行依法執政。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方略在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上的具體體現。
二、改革和完善決策機製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製,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是實行民主集中製的重要環節,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要加快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學的決策製度。黨的十六大指出,正確決策是各項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各級決策機關都要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製度,建立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社會公示製度和社會聽證製度,完善專家谘詢製度,實行決策的論證製,防止決策的隨意性。
三、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製。依法規範中央和地方的職能和權限,正確處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係。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繼續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科學規範部門職能,合理設置機構,優化人員結構,實現機構和編製的法定化,切實解決層次過多、職能交叉、人員臃腫和多重多頭執法等問題。按照政事分開原則,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製。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需要一個過程,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體製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製,當然也需要一個過程,要分階段地進行。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目標、任務,反映了我國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實際進程。
四、推進司法體製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機關的機構設置、職權劃分和管理製度,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製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製。黨的十五大指出,推進司法改革,從製度上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黨的十六大提出,社會主義司法製度必須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從製度上保證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完善訴訟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