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內部矛盾
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之一。指人民內部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產生的矛盾。它的範圍隨著“人民”這一概念內涵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而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不同的曆史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內容是不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內部矛盾包括工人階級內部的矛盾,農民內部的矛盾,知識分子內部的矛盾,其他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內部的矛盾,工農之間的矛盾,工人農民同知識分子之間的矛盾,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民族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等等。人民政府同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如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領導同被領導之間的矛盾,國家機關某些工作人員的官僚主義作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也屬於人民內部矛盾。隨著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經不存在,因而其原來的人員作為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也屬於人民內部的問題了。人民內部矛盾,在勞動人民之間說來,是非對抗性的;在被剝削階級與剝削階級之間說來,除了對抗性的一麵以外,還有非對抗性的一麵,如我國工人階級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就具有對抗性和非對抗性兩種性質。在我國,剝削階級作為階級被消滅以後,社會上的矛盾大量地表現為人民內部矛盾,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就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內容。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隻能用民主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來解決。從團結的目標出發,經過批評和自我批評,達到新的團結。在一定的條件下,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矛盾根本性質發生變化以後,解決矛盾的方法也必須作相應的改變。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對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作了係統的論述。指出,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在政治上,實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在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係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經濟工作中,實行統籌安排,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在民族問題上,實行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既要反對大漢族主義,又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對於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敵我矛盾
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之一。指人民的敵人與人民之間的矛盾。它是敵對階級之間在根本利益衝突的基礎上產生的對抗性矛盾,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不同的曆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在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屬於敵我矛盾,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同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社會集團之間的矛盾,也屬於敵我矛盾。敵我矛盾之間的對抗性質決定了解決這種矛盾必須采取對抗性的鬥爭方式。解決敵我矛盾,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采取了暴力革命的方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采取了專政的方法。在一定的條件下敵我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此,應該認真分析矛盾的性質,隨著矛盾性質的變化而變換鬥爭方式。敵我矛盾是對抗性矛盾,但並非所有對抗性矛盾都是敵我矛盾。民族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之間存在的剝削和被剝削的矛盾具有對抗性,但並不是敵我矛盾。當前,在我國,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消滅,但階級鬥爭在一定範圍內還將長期存在。仍然有極少數反革命分子、敵特分子、各種破壞社會主義秩序的犯罪分子,從經濟上、政治上、思想上、社會生活上進行著破壞和推翻社會主義製度的活動;國外的敵人仍然存在,有對我國的人民政權進行顛覆、破壞,甚至發動侵略戰爭的可能。這些都屬於敵我矛盾。因此,必須鞏固人民政權,對內鎮壓一切敵對分子的反抗和破壞,對外防禦和粉碎國外敵人的顛覆和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