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3)(1 / 3)

作為大民主的對稱,作為一種比喻,指按照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民主權利。毛澤東在1956年就曾批評有人認為小民主不過癮,要搞大民主的觀點。鄧小平在1957年說:“大民主是可以避免的,這就要有小民主。如果沒有小民主,那就一定要來大民主。群眾有氣就要出,我們的辦法就是使群眾有出氣的地方,有說話的地方,有申訴的地方。”“有小民主就不會來大民主。群眾把氣出了,問題盡可能解決了,怎麼還會有大民主呢?”

無政府主義

否定一切國家政權,反對一切權威,主張個人絕對自由的一種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思潮。鄧小平多次批判過的錯誤思潮。認為任何權力和權威都是罪惡,要求建立所謂“無命令、無權利、無服從、無製裁”的“無政府狀態”社會。它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前,起著破壞工人運動和革命鬥爭的作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破壞社會穩定,削弱共產黨的領導和無產階級專政。“文化大革命”期間,無政府主義泛濫,給社會帶來極大的混亂和災難。鑒於曆史的經驗教訓,鄧小平強調一定要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搞無政府主義的人,集中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隻能導致社會主義事業的瓦解和覆滅,葬送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他們熱衷於鼓吹抽象的民主,即不要社會主義法製的民主,不要黨的領導的民主,不要紀律和秩序的民主。鄧小平指出:“我們在宣傳民主的時候,一定要把社會主義民主同資產階級民主、個人主義民主嚴格地區別開來,一定要把對人民的民主和對敵人的專政結合起來,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製、民主和紀律、民主和黨的領導結合起來。”“反之,如果離開四項基本原則,抽象地空談民主,那就必然會造成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的嚴重泛濫,造成安定團結政治局麵的徹底破壞,造成四個現代化的徹底失敗。”無政府主義的又一表現是反對中央權威,各自為政,各行其是,搞山頭主義。針對這種情況,鄧小平強調:“中央要有權威。”不允許搞違背中央政策的“政策”,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克服無政府主義,必須健全和堅持民主集中製。“有了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無政府主義就比較容易克服。”

三個有利於

1992年初,鄧小平在視察南方時,針對一段時期以來,黨內和國內不少人在改革開放問題上邁不開步子,不敢闖,以及理論界對改革開放性質的爭論,指出:“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從此,“三個有利於”成為人們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斷標準。

三步走

我國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是根據鄧小平提出的戰略設想,經過黨的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這就是: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黨的十三大宣布,到1987年,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2000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宣布,我國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建設前兩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已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的階段。

兩個搞清楚

對鄧小平在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強調的要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簡稱。鄧小平對此進行思考後對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創新闡述,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立和形成的關鍵。他主要的論述有:1984年6月30日,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說: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1985年4月15日,在《政治上發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中說:問題是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1987年4月26日,在《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中說:最根本的一條經驗教訓,就是要搞清楚什麼叫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怎樣搞社會主義;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發達,貧窮不是社會主義。1987年4月30日,在《吸取曆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中說: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但什麼叫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還在摸索之中。1991年8月20日,在《總結經驗,使用人才》中說:老祖宗不能丟啊!問題是要把什麼叫作社會主義搞清楚,把怎麼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搞清楚。1992年1月鄧小平在南方的談話中結論性地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江澤民同誌稱這是“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他說:“總結曆史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堅持社會主義,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的理論問題。我國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前所經曆的曲折和失誤,歸根到底就在於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改革開放以來在前進中遇到一些猶疑和困惑,歸根到底也是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兩個搞清楚”的進一步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