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國際熱點問題(2)(1 / 3)

埃塔是西班牙的一個恐怖組織,成立於1958年,原為佛朗哥獨裁統治時代西班牙北部地區的一個地下反抗組織。佛朗哥政權垮台後,埃塔逐漸發展成為危害整個西班牙社會,以暴力從事民族分裂活動的組織。埃塔的政治目標是通過暴力鬥爭將巴斯克地區從西班牙分裂出去,建立一個包括法國南部一部分巴斯克語地區在內的獨立國家。埃塔現有數百名成員,他們除了在本地區活動外,還經常到法國、比利時、德國、意大利以及拉美的墨西哥、烏拉圭、多米尼加等國家活動。埃塔暗殺對象的範圍很廣,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平民百姓。為了獲取活動經費,埃塔在巴斯克地區以恐嚇等暴力手段強行向當地人民催繳所謂的“革命稅”。人們隻要稍有不滿或反抗就會遭到埃塔恐怖分子的報複,甚至死於非命。

美國國別人權報告

從1978年起,美國國務院人權委員會每年都發表年度《國別人權報告》。美國的年度人權報告不僅宣揚美國的價值觀,而且以“國際人權衛士”自居,對世界上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評頭論足。凡是不符合美國價值觀的,都被指責為侵犯人權。至於美國自己的人權狀況如何,《國別人權報告》中卻隻字不提。

德國統一

德國統一是西德和東德結束長期分裂和敵對關係的重要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西部為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冷戰時期東、西德處於嚴重對立狀態。隨著冷戰格局的解體,德國統一的條件逐漸具備。1990年2月,東、西德和有關國家製定了德國統一的“2+4”方案,即由兩德先行解決國家統一的內部問題,再由兩德同美、蘇、英、法四國共同解決相關的外部問題。5月12日,東、西德建立了“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8月23日東德人民議院決定東德10月3日與西德實行統一。9月12日,東、西德和美、蘇、英、法四國外長簽署了《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12月2日,德國舉行統一後的首次大選,原西德領導人在大選中獲勝。德國統一標誌著戰後歐洲以德國分裂為基礎、美蘇分治為特征的“雅爾塔格局”的解體。

東歐劇變

自1989年起,東歐局勢發生激烈的動蕩,東歐各國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短的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社會製度隨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東歐各國的劇變大體經曆了三個階段:一是執政的共產黨和工人黨由於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麵臨著嚴重的困難,黨內出現了反對派,它與黨外的反對派相呼應。二是執政黨在國內外的各種壓力下,不斷對反對派妥協退讓,甚至放棄社會主義原則,實行政治多元化、多黨製,反對派得以擴大勢力。三是反對派向執政黨奪權,通過不斷製造動亂,施加壓力,使執政黨陷入困境,然後取得政權,個別國家甚至通過武裝衝突,實現政權更迭。東歐國家的劇變,是各國長期積累起來的各種矛盾的總爆發,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八一九事件

自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推行“改革新思維”以來,蘇聯陷入了深刻的政治、經濟、思想危機,國家的解體逐漸成為現實。1991年8月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在電台宣布,戈爾巴喬夫“因健康狀況”不能執行總統職務,從即日起他將執行總統職務。並宣布成立8人組成的“緊急狀態委員會”。“緊急狀態委員會”宣布在蘇聯部分地區實行半年的緊急狀態,並向全國發出了《告蘇聯人民書》,稱“由戈爾巴喬夫發起並開始的改革政策,原想作為保障國家迅速發展和使社會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卻因種種原因已走入死胡同”。同日下午,亞納耶夫和緊急狀態委員會還發布了其他命令,宣布在莫斯科市實施緊急狀態,並對新聞實行管製。“8·19”事件實質上是蘇聯“傳統派”為了挽救國家的完整和統一,為了挽救社會主義而采取的一場政變行動。但是,這場政變在西方國家的強大壓力和葉利欽等人的猛烈反撲下,同時由於“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倉促上陣和策略錯誤,最終以失敗而告終。“8·19”事件後,蘇聯政局急轉直下。在隨後4個多月的時間裏,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

由於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蘇聯的民族矛盾日趨尖銳,民族分離主義傾向不斷增強。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脫離蘇聯而獨立。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采取了類似步驟。摩爾多瓦和亞美尼亞則緊步其後。同年10月底,格魯吉亞反對派“自由格魯吉亞圓桌會議”在競選中獲勝,並發表了獨立宣言,希望得到國際社會支持。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等也先後發表“主權宣言”,並頒布了與聯盟憲法相悖的法律。他們以維護“主權”為由,對抗蘇聯總統的命令。為了防止聯盟的瓦解和維持最低限度的國家統一,1991年3月8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公布了《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草案),擬作為蘇聯新憲法的基礎。4月23日,蘇聯總統和9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主張簽訂主權國家新聯盟條約。根據新聯盟條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改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中央的權力大大減少;而且至少有5個共和國將獲得獨立。在這種形勢下,為挽救蘇聯的解體,在莫斯科發生了“8·19”事件。其後,蘇聯政局急轉直下。8月24日,烏克蘭宣布獨立,25日,白俄羅斯發表了獨立宣言。2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暫停蘇共在蘇聯全境內活動”。俄羅斯、格魯吉亞、摩爾多瓦、阿塞拜疆、烏克蘭、白俄羅斯等也宣布暫停共產黨在其境內的活動。原加盟共和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則宣布共產黨為非法組織。12月8日,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簽署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12日至13日,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吉爾吉斯中亞五國首腦在土庫曼首府阿什哈巴德舉行了會晤,同意以平等共同的創始國的身份加入“獨聯體”。不久,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摩爾多瓦三國也表示願意加入。21日,11國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舉行會談,簽署了“獨立國家聯合體”的一係列文件,正式宣布蘇聯停止存在。25日,戈爾巴喬夫簽署了他的最後一道總統令:辭去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職務,將武裝部隊和“核按鈕”的控製權移交給葉利欽。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履行了蘇聯終止存在的法律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