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國際熱點問題(4)(1 / 2)

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相關法案之一。法案規定,在“日本周邊地區發生緊急事態”的情況下,日本自衛隊不再堅持“專守防衛”原則,而是和美軍同心協力共同對付這種“緊急事態”。為此,日本自衛隊將參與美軍作戰的有關軍事活動,諸如參與公海上掃雷,對可疑船隻臨檢,警戒監視和搜集情報,為美軍輸送武器、彈藥和燃料,及向美軍提供日本民用機場和港口等。日本政府對“周邊事態”所下的定義刻意模糊,稱“有可能發展成為對日本的直接武力攻擊等-在日本周邊地區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產生重要影響的事態”,就是“周邊事態”,而且不確切指明“周邊”的地理範圍。這就給法案的實施留下了很大的任意發揮和解釋的空間。日美可以隨心所欲地將發生在亞太地區內的紛爭定為“周邊事態”,並進行軍事幹預。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一些政要不止一次地宣稱,“周邊”的範圍包括中國台灣,引起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強烈譴責和嚴正交涉。

日本有事法案

2003年6月6日,日本國會正式通過“有事三法案”,即:《應對武力攻擊事態法案》、《自衛隊法改正案》、《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改案》。這三項法案主要是確立當日本遭受他國武力攻擊或預測將要遭受攻擊等“有事”情況下,政府、自衛隊的應對方針和程序。2004年6月14日,日本國會再次通過《國民保護法案》、《限製外國軍用品等海上運輸法案》、《自衛隊修改法案》、《支援美軍行動措施法案》、《特定公共設施利用法案》、《俘虜等處理法案》和《違反國際人道法行為處罰法案》等有事相關七法案。《國民保護法案》規定了在日本受到武力攻擊時的政府、各都道府縣以及市村町應承擔的作用和權限、指揮、命令係統等之外,還規定可以征用私人的房屋和土地等。《限製外國軍用品等海上運輸法案》規定,在日本受到武力攻擊時,日本可以對在日本領海和公海上向敵國運輸軍用品的船舶進行檢查,並限製其航行。如果船舶不執行停船命令,可以對其進行危害性攻擊。《特定公共設施利用法案》規定,在“有事”時,日本自衛隊和美軍可以優先使用機場、港口、道路等特定公共設施。《支援美軍行動措施法案》規定,美軍軍事行動的展開,日本必須向美軍提供物資和勞力等,配合美軍的行動。這些有事相關法律生效後,日本首相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自行決定調用自衛隊。各市町村長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直接向防衛廳長官提出派遣自衛隊的請求。相關法律實際上簡化了日本出動自衛隊的程序,並使物資征用等權限更加集中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手中。

釣魚島問題

釣魚諸島位於我國台灣基隆市東北約92海裏的東海海域,是中國台灣的附屬島嶼,主要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和北小島及一些礁石組成。明、清兩朝均將釣魚諸島劃為海防管轄範圍之內。1895年日本趁甲午戰爭清政府敗局已定,在《馬關條約》簽訂前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衝繩縣管轄。1943年12月,中、美、英發表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將所竊取於中國的包括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在內的土地歸還中國。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就意味著日本將台灣、包括其附屬的釣魚諸島歸還中國。但1951年9月,日本同美國簽訂了《舊金山和約》,將釣魚諸島連同日本衝繩交由美國托管。對此,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鄭重聲明,指出舊金山和約是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對日單獨和約,不僅不是全麵的和約,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約。中國政府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1971年6月17日,日美簽訂《歸還衝繩協定》時,這些島嶼也被劃入“歸還區域”,交給日本。對此,中國外交部於1971年12月發表聲明指出:“美日兩國在‘歸還’衝繩協定中,把我國釣魚島等島嶼列入‘歸還區域’,完全是非法的,這絲毫不能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釣魚島等島嶼的領土主權”。鑒於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有不同主張,中國政府從發展中日關係出發,在堅持一貫立場的前提下,與日方達成了此問題留待以後解決,不采取單方麵行動,避免這一問題幹擾兩國關係大局的諒解。近年來,日右翼分子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製造事端。中國政府均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日方表示日本政府的基本立場是既不參與,更不支持右翼團體的行為,右翼的行為有害日中關係發展,也背離了日政府立場。

參拜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原名為“東京招魂社”,始建於1869年6月29日,1879年6月改稱“靖國神社”。“靖國”是“鎮護國家”的意思。神社中還供奉有明治維新以來250萬軍人的靈位,其中80%以上的人是二戰中喪生的。1978年10月17日,靖國神社正式以“昭和殉難者”的名義供奉14名甲級戰犯的靈位,包括: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鬆井石根、廣田弘毅、板垣征四郎等。他們均犯有破壞和平罪、違反戰爭法規慣例及違反人道罪。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政界要人,特別是政府首腦紛紛參拜靖國神社。這一現象是日本政界仍存在一股否認侵略戰爭思潮的集中反映,因而也招致曾深受日本侵略戰爭之害的亞洲鄰國和日本國內愛好和平人士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