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省是一味良藥——為什麼有的人屢屢碰壁不能成功(1 / 1)

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即是戈矛。一以辟眾善之路,一以浚諸惡之源,相去霄壤矣。

一個人能夠經常反省自己,遇到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使自己警醒的良藥;一個經常怨天尤人的人,心中的念頭都會像傷害自己的戈矛。一個是通向各種善行的途徑,一個是形成惡行的源頭,兩者有天壤之別。

布朗寧說:“一個能夠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

為什麼有的人在現實中屢屢碰壁,不能成功?大多時候是因為他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什麼都是自己對,天下的道理都是為了自己設定的。有了衝突、遇到失敗就怨天尤人,怪老天沒長眼睛,而從來不肯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存在問題。

缺乏自省精神的人,在人際交往方麵必定遭遇挫折,其人生事業也必定不會太順利。拿破侖在滑鐵盧失利之後說:“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我自己不幸命運的起因。”確實如此,一個人隻要陷入自我盲目的深淵,就注定了失敗,哪怕像拿破侖這樣的牛人也同樣難逃厄運。

古人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這就是說,看到別人的優點,就要設法使自己具有同樣的優點;看到別人的缺點,就要反省自我,看是否存在類似的缺點,從而在反省中提高自己。

清末有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岩,十幾歲時,就在一家錢莊做出櫃(外出收欠賬)。有一次,老板派他去一家五年沒還款的欠戶收錢。這家戶主已經死了兩年,隻剩下一個寡婦。所以,錢很難要上來,以前來過很多人,都吃了閉門羹。老板這次讓胡雪岩去,是有意鍛煉他。

胡雪岩穿戴整齊,登門拜訪。他剛報明身份,寡婦就冷冷地說:“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砰,把門關上了。胡雪岩目瞪口呆,在外麵轉了一圈,心想總不能這樣回去交差吧?隻好又去敲門。這次,寡婦不客氣地扔出一個板凳來。要不是他躲得快,肯定被砸個頭破血流。

事情到這個地步,收賬就別想了。胡雪岸悶悶不樂地回到錢莊,老板麵無表情地問:“欠款收到了嗎?”

胡雪岩不像其他夥計那樣倒苦水,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說:“今天去了,但沒碰見她,我明天再去。”然後,他一邊在櫃台幹活一邊反思自己的策略:從那寡婦的裝束看,不像沒錢的樣子,一定是自己太過魯莽了!或者是以前的夥計態度過於惡劣,引起了她的反感。必須試試別的辦法,才能達到目的。

第二天,他又敲寡婦家的門。不過,還沒等她有所反應,胡雪岩就主動開口,表明自己這次不是來收債的,而是有別的事情。寡婦一看錢莊的上門卻不收債,奇怪地問:“那你有什麼事?”

胡雪岩笑著說:“我們錢莊生意興隆,這多虧了鄉親們的大力支持,所以老板準備推出惠及老客戶的一些舉措,如果您還需要抵押借錢,在利息上我們會有優惠的。”寡婦聽了很是感動,自己欠了五年的錢不還,足足有三萬兩銀子,這個夥計竟然還願意借錢。她一方麵為了繼續借錢,另一方麵心生慚愧,就把全部欠款給了胡雪岩。

胡雪岩沒有把錯誤歸結到別人身上,而是通過反省自我,尋求正確的策略。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所為。一個人隻有這樣才能弄清問題的本質,並能切實地對症下藥,順利解決麵臨的難題。這就是胡雪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許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折騰一生仍一事無成,更可悲的是,他們竟然還把自己一事無成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認為都是別人害了他、連累了他。可以說,這樣的人哪怕到臨死的那一天,都不會明白自己一事無成的真正原因。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在人類處世學中,如果一個人總是自以為是,即使自己錯了也不肯悔改,照這樣下去,人生的道路肯定會越走越窄,所犯的錯誤也會越來越多——這樣的人在世上生存下來就已經十分困難,更不要提成功了!

《菜根譚》中有語:“曉夢初醒,群動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處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意思就是,清晨人們從睡夢中醒來,萬物還未複蘇,如果能利用這一刻來澄清自己的內心,反省自身的一切,便會解除束縛我們心智的枷鎖。這種自我反省的觀點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靜坐多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如果一個人能夠經常反省自己,遇到的任何事都會成為警醒的良藥。做得好時,總結經驗;做得不好時,從自身找原因。理性麵對生活,謙虛對待他人,這樣的人走到哪兒都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