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科學家的胡子(1)(1 / 2)

從第二天開始,大平、二平就回到昆蟲小組來參加活動了。同學們猜想,大平和二平來到學校,金老師一定會趁這機會好好地教訓他們一番哩。事實都出乎預料,第一天,金老師多一句話都沒向他們說,就像以前的事沒發生一樣,並且還向那些譏笑大平、二平“好虎不吃回頭食”的同學發出了宵口。

第二天,昆蟲小組的同學留在學校裏製作標本,隻有兩個同學跟著金老師到南山去查蟲源。

大平和二平都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他們一會兒到這裏看看,一會兒到那裏瞧瞧。還是小表姐為他們找了件事一讓他們把別在牆上的昆蟲標本一個一個地摘下來,再幫著她粘到自製的標本盒兒裏。小哥倆認真地做著,不敢再精神溜號了。

這樣過了兩天,忽然金老師告訴大家,楊眾謙爺爺來林區做考察工作,順便要來看看大家。

大平和二平幾乎同時向金老師問:“誰是楊眾謙爺爺呢?”金老師對他們說,楊眾謙爺爺是一位專門研究森林昆蟲的老科學家。他不僅在我國昆蟲學界享有盛名,全世界的昆蟲學界也都知道他。我們學校的課外昆蟲小組就是在他的提議和關懷下建立起來的。

金老師還正式告訴同學們,這次活動時,我們征得楊爺爺同意後,準備把我們的昆蟲活動小組正式命名為“楊眾謙課外活動小組”。

聽了這個消息後,除了大平、二平以外,其他同學都歡欣鼓舞。

他們都盼著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早一點到來。

大平和二平雖然沒有像別的同學那樣激動,但是他們也有幾分震驚。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昆蟲小組還和全世界出名的科學家聯係著哩。怪不得他們平常都幹得這樣專心,這樣有勁兒。或許他們都想著將來當個像楊眾謙爺爺那樣的科學家吧?

說老實話,大平也有過將來當科學家的願望,不過,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當研究昆蟲的科學家,恰當些說,究竟想當什麼家,他還沒有最後確定。有時他想當飛機製造師,有時又想當醫學博士,有時候還想當動物學家,有時又想當植物學家,有時還想當海洋學家。前麵我們已經說過,二平暫時還沒有什麼願望,我們就不再提他了。

不管大平還是二平,平常他們都渴望著親眼看看科學家到底是什麼樣子。在他們想象中,凡科學家都是白眉毛、白胡子、禿頭頂,還都戴著金絲框的眼鏡。大平就忍不住向參花問道:“表姐,你見過楊爺爺嗎?”參花回答:“當然見過啦,他來過咱學校兩回呢。”瞧,她說話時還帶著幾分驕傲哩。二平接著問:“他長得很高嗎?”

小表姐“撲哧”一笑,說:“你幹嗎問他長得高不高呢?難道長得矮就不能當科學家嗎?”

二平沒話說了。大平接著問:“他是禿頭頂嗎?”小表姐又咯咯地笑了,別的同學也隨著笑了。

金老師看著小哥倆兒說:“你們別胡亂問了。我給大家講一段關於楊眾謙爺爺的故事好嗎?”

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

大平和二平的喊聲最高,喊完一聲“好”,二平還補充一句:“快講吧,金老師!”

金老師幹咳了兩聲,清了清嗓子,就娓娓動聽地向同學們講起來。她先聲明說:“我講的這個故事,全是從一本科學雜誌上看到的。說的是楊眾謙爺爺用安、鑽、迷的精神攻克昆蟲學的事兒。”金老師略停了下,講道,“楊眾謙爺爺從十歲就對昆蟲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同樣和小朋友們去抓蟈蟈,但是他觀察得卻非常仔細。他能把蟈蟈兒的每個部分都背著說出來。打住個蚊子,他能辨別出雌雄。經過觀察,他知道蚊子會倒轉飛,會側轉飛,會急轉彎兒飛,會回旋,會翻筋鬥,會突然加速,還會躲著密集的雨點飛。他念中學時,對昆蟲就更加感興趣了。他不僅采集了好多昆蟲標本,還學會了昆蟲分類法。

後來他考入了某大學的生物係,專攻昆蟲學。他立誌要當個昆蟲學家,用自己的出色工作,為祖國的科學事業作出較大的貢獻。平時他用安、鑽、迷來鞭策自己的學習。安,就是安心昆蟲學研究;鑽,就是要深深地鑽進去;迷,就是要達到入迷入癡的程度。大學畢業後,他進人一個研究所裏工作。為了采集標本和考察工作,他幾乎跑遍了祖國的平原、山川、森林、海洋。他搞研究工作時,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廢寢忘食地查閱資料,對比標本,常常能迷到忘了吃飯,走錯了門,聽不到別人叫,衣服讓火點著了也不知道的程度。”講到這兒,金老師聲調開始沉重地說,“沒想到,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他就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了。他在被強製改造期間,造反派把他關進標本室裏反省,他就利用這個機會研究分析了三千多種昆蟲標本並寫出了一本很有價值的書,書名叫《三千例昆蟲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