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黨們順利過關,恨不得彈冠相慶,其實作為士大夫出身的閹黨文官們,他們當初為官之時也曾滿腔熱血,恨不得如張太嶽般一掃朝堂上的積腐之氣,讓大明從自己的手中變得強盛起來。
但現實往往非常無奈,他們在朝堂這個大染缸中浸淫日久,不免也成為了他們以前最討厭的那種人——官僚。
從滿腔熱血到混日子的老油條,他們轉變得非常快,而東林黨掀起的黨爭,更是讓他們腦門貼上一個臭名昭著的標簽——閹黨。
雖然他們已經占據朝堂高位,啟朝更曾殺得東林黨人頭滾滾,但他們一直都是惴惴不安的。
因為東林黨掌握了士林及民間輿論,他們在士林、民間中都是奸臣賊子、閹宦走狗之類的形象。
這類人在他們為官以前,正是他們最為痛恨的對象,可如今他們最後卻成為了這類人,心理壓力可謂無比巨大。
他們根本不想做閹黨,他們之所以聚集在魏忠賢旗下,隻是被東林黨人一句“非為同道即為仇寇”嚇破了膽,這才不得不投靠到魏忠賢門下,互相報團取暖罷了。
他們心中真正期望的,最好還跟從前一樣,以地域劃分黨派勢力,能做個可以為家鄉發聲牟利的楚黨、浙黨、晉黨、秦黨、昆黨,而不是如東林黨、閹黨這般你死我活的殘酷黨爭。
如今可好,閹黨魁首魏忠賢被子打發到鳳陽守陵,閹黨總算是壽終正寢了。
而他們作為前閹黨黨羽,非但沒有被殘酷鎮壓,相反子還有意維護他們,令得他們得以繼續占據朝堂高位,保全身家性命。
實話,他們心中是非常感激子的,也非常願意維持現在朝廷尚算平穩的局麵,經曆了啟朝殘酷的黨爭,他們發現,這樣的和平局麵,來之不易啊!
……
翌日,魏忠賢的大侄子魏良卿奉詔入宮。
“拜見陛下!”魏良卿見了朱由檢,立刻就匍匐在地,連連叩首,恭恭敬敬道:“陛下召臣入宮,有何吩咐?”
魏良卿在啟朝時也曾入過宮,當時覺得入宮沒什麼了不起的,啟皇帝對他和氣得很,視他為手足兄弟,不僅給他封爵,還給他賞了許多金銀珠寶。
可這一次入宮,他完全是提心吊膽而來,進入紫禁城之後,更是連頭都不敢抬,亦步亦趨地跟在盧九德身後。
尤其是進入了乾清宮,隻是遠遠看到了當今子的背影,便嚇得噤若寒蟬,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宮的威嚴。
朱由檢微眯著眼打量著魏良卿,魏良卿是魏忠賢的大侄子,大概有三十多歲,看上去畏畏縮縮的,一副忠厚老實的模樣。
這幅模樣,任誰都想不到他在一個多月前,還是當朝的寧國公,國朝超品大員,俸祿等級與南京頂級勳戚魏國公相同。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啟皇帝雖然大事不糊塗,節卻真的很令人詬病,老朱家向來對外姓封爵十分保守吝嗇的,王守仁平定寧王叛亂,僅僅隻封了個新建伯而已,戚繼光一生戰無不勝,至死都未能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