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中國)北京分公司黨委書記 餘放
如果有人問我:“黨建在外資企業中到底能發揮什麼作用?”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黨組織就像一麵鮮豔的旗幟,引領我們向前,照亮我們心田,沒有黨建就沒有安利輝煌的今天。”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是大家熟悉的企業,我是2000年加入的,現任安利北京分公司黨委書記、安利(中國)公共事務副總裁,主要負責公司政府事務、媒體事務、企業社會責任及對內對外溝通協調工作。分公司黨支部成立於2007年6月,2011年2月升格為黨委,現有黨員230餘名。近年來,分公司黨委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共生雙贏模式,取得顯著的成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這一路走來,我親身經曆了公司成立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全過程,有一些切身的體會和想法,在這裏拋磚引玉,與同行交流,以求共同拓寬和創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之路。
如何得到資方認可
“外企搞黨建有沒有用?是不是多此一舉?”很多外企高層都有這樣的疑惑。由於中西方政治製度、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等存在諸多差異,一些外企高層雖認識到在中國發展必須尊重國情、了解政策,但對建立黨組織仍心存顧慮。沒有資方的支持,企業的黨建工作顯然是難以順利開展的。怎麼邁過這道坎,洞穿外企高層的“思想屏障”,最終形成共識?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安利北京分公司的黨建工作從啟動到蓬勃發展,就經曆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起初,資方對建立黨組織有疑慮:它建起來好不好管理?在公司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到底有沒有實際意義?資方一度認為,外企搞黨建沒用,是沒事為自己找事。
但黨組織成立後,黨員職工的業務素質、敬業精神和模範作用深深打動了資方。這些年的實踐,讓外方高層充分感受到黨建工作帶來的成效。舉個例子:作為一家政策導向性非常強的直銷企業,安利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經曆了多次大的政策調整,而每當公司麵臨這些調整時,黨組織都會充分介入,幫助公司的管理團隊對國家的政策導向作出準確預判,在確保企業規範發展方麵發揮出積極作用。這些讓資方逐步認識到:黨建工作是幫助安利更好地了解中國、融入中國、服務中國的“金鑰匙”。
作為黨組織代表,我參加了與外方高層溝通的全過程,深切感受到了他們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公司總裁黃德蔭就在黨支部成立儀式上指出:“作為一家外商投資企業,黨建工作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工作,而是凝聚人心、促進公司發展的助推器。”黨組織帶領黨員也確實起到了這個作用。大家還記得2009年初,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很多企業都遇到了困難。在這個背景下,公司黨組織開展“為企業發展獻策出力”活動,黨員加班加點,保證了各項任務完成,讓外方高層大為感歎:黨組織的作用的確不虛!
如何開展黨建工作
黨組織這個平台搭起來後,怎樣全麵、持續且有效地開展工作,是每個“黨建人”需要麵對和思考的問題。公司黨組織在這方麵作了有益的探索。工作中,我們找到一條途徑:以共同目標、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為紐帶,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機製、人事管理模式和員工實際需求緊密而靈活地結合起來。
首先是搭建了政府與企業、企業與黨組織、黨組織與員工之間的“三溝通平台”。黨組織定期邀請政府主管部門、黨校專家教授講課,介紹國家方針政策,幫助企業高層加深對國家政策法規的了解和認識;利用黨組織優勢,建立企業與地方、企業與相關政府部門通暢有效的溝通渠道。定期了解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建立了“愛心基金”,募集資金20餘萬元,幫助十多名員工解決了就醫及生活困難問題;定期組織黨員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如西柏坡、井岡山、廣安鄧小平故居、重慶紅岩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時,公司撥出60餘萬元專項經費,組織7000多名員工觀看《建國大業》。這一係列活動,既滿足了黨員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了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其次是創立“一刻鍾學習法”。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靈魂,黨建尤其是外資企業的黨建工作更需要持之以恒地創新。針對公司店鋪分散的特點,在每天正式營業前一刻鍾,以小組為單位,由黨員帶領全體職工開展理論、政策、業務學習。這種學習法現已在安利北京店鋪得到推廣。此外,黨組織積極開辟宣傳陣地,比如推出黨建時訊電子刊物,讓公司高層和員工及時了解公司黨建動態,同時也起到學習方針政策、探討企業發展的作用;建立黨建天地電子平台,彙集安利各地黨建工作,展示黨員風采。每年全國“兩會”期間,黨組織都會編輯《兩會快訊》,傳達、交流“兩會”精神。通過與時俱進的理論學習,提升了黨員的榮譽感,促使他們自豪地亮出黨員身份,在工作中真正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