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建立了“把黨員培養成骨幹、把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骨幹黨員培養成高級經理人”的“三培養機製”。職工王星潔綜合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在黨組織的培養下,由業務骨幹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並走上部門經理崗位。她父親高興地說:“作為一名老黨員,一直希望孩子也能入黨,沒想到在外企也能加入黨組織!孩子在這樣的企業工作,我放心!”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公司第一批發展的兩名黨員,一名是公司的企業傳訊經理,一名是區域行政經理,都是公司骨幹。2011年,公司又把一位人力資源高級經理、一位儲運經理和一位店鋪營運經理確定為黨員發展對象。在近三年發展的10名黨員中,經理級員工占到了60%。目前,公司助理經理以上的骨幹中,黨員超過了50%。
如何才能“共生雙贏”
在非公企業中開展黨建工作,必須跟企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既要看黨建工作本身的成效,也要看它助力企業的成效。僅僅做到“共生”是不夠的,還必須“雙贏”。否則,非公企業的黨組織就缺乏根基。基於這樣的認識,公司黨組織緊緊圍繞企業的經營發展,以黨建工作引領企業文化,以企業文化助推企業發展,以企業發展樹立社會形象。
服務是公司的法寶。但怎樣進一步強化服務,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黨組織成立後,每年都會聯合公司業務部門舉辦“員工技能大賽”、“北京店鋪服務之星”評選等活動,這些活動既為員工搭建了展示舞台,也有助於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在各專賣店,建立了“黨員先鋒崗”,要求黨員佩戴黨徽工作,並做到考核有標準、檢查有依據、落實有效果,既帶動了其他員工,又強化了公司追求卓越品質、提供優質服務的品牌形象。通州區店鋪黨支部書記、營運助理經理史玉容,在黨組織的關懷培養下,從普通黨員成長為一名店鋪骨幹,在她的影響下,黨員員工努力爭當“服務之星”、“業務之星”,店鋪服務質量和經營業績得到很大提升。2011年,通州地區業績比2010年增長達37.6%,排在北京分公司第一位。
一個成熟的公司,不僅重視產品與服務,同樣也重視企業文化和社會形象。黨建工作恰恰起到了這個作用。近年來,公司黨組織積極帶領職工投身公益事業,把黨建工作內化到企業社會責任的構建中,廣泛開展以奉獻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如“美容健康公益課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服務”、“安利紐崔萊北京國際長跑節”;與黨委所在的東華門街道社區孤寡、空巢家庭開展“一幫一”誌願服務;在特大自然災害中,組織黨員上繳“特殊黨費”,安排黨員及誌願者協助整理救災物資;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組織黨員和誌願者參與服務活動,累計達13186小時。這些活動有效地落實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截至2011年底,安利(中國)獲得各類嘉獎近5200項,包括五次榮獲國家民政部頒發的“中華慈善獎”。
把黨建工作有機地融入企業文化,有機地融入企業管理與經營,並將其打造成為企業吸納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平台,提升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人才優勢、文化優勢,最終實現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的共生雙贏,這就是我們開展黨建工作的一些收獲、經驗和啟示。可以說,黨建工作已成為安利紮根中國、長遠發展的無形資產。
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與努力,公司黨組織也迎來收獲的季節,獲得“全國非公有製企業雙強百佳黨組織”、“北京市社會領域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公司將黨建工作列入企業發展戰略,並提出“四個優先”:新進員工優先招聘黨員、各類教育培訓優先推薦黨員、晉薪晉職優先考慮黨員、黨員意見優先采納。這是對公司黨組織的莫大肯定。現在,抓黨建、促發展,已成為公司上下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