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齊柏林飛船於1915年1月開始空襲倫敦,但隻取得零星的戰果。它們的任務是飛臨英國大城市和投彈,企圖迫使政府把部隊和武器撤離法國,以保衛英國。倫敦在5月31日夜間,遭到林納茨上尉指揮的LZ-38飛船的第一次轟炸。探照燈不能照到飛很高的飛船。德國炸彈使七人喪生和三十人受傷,還破壞了一些住宅區和商業區的建築物。林納茨證明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在前一次進攻中,他沒有能夠飛到首都,襲擊者丟下了一張紙警告說:“你們英國人。我們已經來過,而且還要再來。不投降就是死。德國人。”
這個時期被稱為“齊柏林大恐慌”。可是,德國人所指望的這種恐懼,由於和二十五年後同樣的原因,在1915年也失敗了。英國人這個民族,是不會發生恐慌的,至少用德國人這種完全是騷擾式的空襲根本不能讓驕傲的牛牛們低頭的。而況齊柏林飛船的施虐能力,被它們固有的不利條件所抵消:齊柏林飛船隻能在最有利的天氣飛行。而且,德國最高統帥部認為,他們的比飛機飛得高的齊柏林飛船,是英國戰鬥機攻擊不到的。實際上,這些“超級武器”完全是沒有防禦能力的。追擊飛機不可能達到硬式飛船的高度,但在巨大的飛船能高飛到安全的高度之前,它們能夠輕易地用燃燒*彈把它打得滿是窟窿。一點火星碰到了非常易燃的氫氣,就會使飛船變成地獄,連鋁製框架都要熔化。
大飛船還不能在大風中維持穩定。十一艘齊柏林飛船於10月20日夜間飛往倫敦,有三艘一去不返。強風使它們毀滅了。一艘飛船丟下炸彈未獲效果,被吹往法國,在那裏被高射兵器的火力打落。另一艘在皮卡迪利廣場丟了一顆炸彈後,也被吹得失去控製,在法國南部摔毀。第三艘被陣風刮過法國森林,切斷了前吊艙及其乘員。然後它被吹往高空,最後看到它在地中海上空失去了控製。
最初對齊柏林飛船的防禦表明,英國當局沒有對它們予以重視。原來的高射兵器都是向上瞄準的步槍和機槍,沒有人想到一架裝備機槍的飛機能消滅這個空中巨*物,當然這與英國人自己的飛機升限不夠有很大關係,而作為出口商的標準航空從飛行員健康角度考慮,不建議沒有封閉座艙的雨燕飛機試探3500米以上的高空,免得飛行員被凍僵。戰術是在反複試驗中發展的,駕駛雨燕的曼徹斯特飛行隊曾企圖飛到齊柏林飛船上麵投擲小炸彈,但這些炸彈往往滾離了飛船,讓沒有準備的飛行員們束手無策。
英國情報機關在戰前從未去了解齊柏林飛船是如何建造的。倫敦被炸後的某些時候,英國人根據沒有邏輯的理由,認為每艘齊柏林飛船在外層和內層之間有厚厚一層惰性氣體,也許是氮氣,因此可以耐火。當他們最初的轟炸嚐試未能使飛船爆炸時,他們又感到迷惑了。後來,進攻飛機裝備了從蒙塔古家族從中國進口的12.7毫米口徑的白磷穿甲燃燒*彈,結果就不同了。同時,有人把這些大口徑機槍和穿甲燃燒*彈裝備了英國自己的索普威斯戰鬥機,結果許多飛抵倫敦的齊柏林飛船就此一去不返。一艘艘飛船象燃燒著的柴堆那樣落下去了。
中尉利夫?魯賓遜在埃塞克斯上空看到第一艘齊柏林飛船的被擊落,他的兩挺機槍都裝有曳光彈和中國出口的穿甲燃燒*彈。當飛船浮在厚厚的雲層下麵觀察目標地區時,魯賓遜飛在上麵,沿著船身扣兩挺機槍的扳機。飛船在一片火焰中垂直落向地麵。由於這一功勳,魯賓遜獲得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這一周終了前,L-32飛船又被F?索厄裏中尉以同樣方式擊落,得分增加了。第三艘飛船L-33,同時成為飛機和地麵高射炮火力的目標。飛船不可思議地沒有燃燒,帶著微傷著陸了。但是巨大的損失和微薄的收益讓德國人感到這種作戰模式太過得不償失,所以開展僅僅半年就沒有在組織過大規模的飛艇轟炸行動。
英國空軍首腦終於想通了,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派出幾架飛機到齊柏林的國內基地去消滅它們,其中一個基地位於比利時的埃維爾。中尉J.P?威爾遜和J.S?米爾斯駕了法曼式飛機,剛好在黎明前到達齊柏林根據地,在這個地區盤旋以等待有了足夠的光線去轟炸機庫。地麵部隊認為它們都是友機,不射擊它們。當最初的日光勾出長長的棚廠的輪廓時,兩個駕駛員都在二千英尺高度。威爾遜用眼睛瞄準,向這個建築物的中心扔了三顆六十五磅的高爆炸彈。然後米爾斯把火力對準目標,但被高射火力牽製住了。他升高到五千英尺,徑向他的夥伴轟炸升起的煙柱飛去,丟了四顆二十磅的炸彈。一陣眩目的閃光照亮了地麵,棚廠裏被擊中的齊柏林飛船,碎成一堆不成形狀的金屬。被擊中的飛船是L-38,它的指揮官曾於幾周前在英國留下了他的拜訪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