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2 / 2)

這位休斯國務卿也確實是個人老成精的老政客,1920年休斯讚成簽署建立國際聯盟的條約。從1921年至1925年他先後在沃倫?蓋瑪利爾?哈定和卡爾文?柯立芝手下任美國國務卿。4年任期內,他最突出的成績就是1921年組織了華盛*頓會議,開幕式上,他不遵循傳統,開門見山的說美國準備拆毀30艘軍艦,但同時他要求英國和日本同樣拆毀23和25艘艦艇,他的建議和坦率態度令各國代表大吃一驚,一個英國記者評論說,休斯在35分鍾內擊沉的主力艦比過去幾個世紀世界上所有的海軍上將擊沉的主力艦都要多。他在會上充分施展外交手腕,迫使英日等國簽訂三個條約,《五強海軍協議》、《四強協定》、《九國公約》,拆散了英日同盟,取得了美英海軍平等地位,為美國對外擴張和登上霸主寶座鋪平了道路。此外,他還幫助製定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債務和賠償糾紛的《道威斯計劃》,從多米尼加和尼加拉瓜共和國撤軍,改善了同墨西哥的關係,恢複了美國和拉美諸國的正常往來。可以看得出這位老外交官的外交手段是如何的強悍和嫻熟。

“休斯國務卿,對於紅俄方麵宣稱的與貴國關於阿拉斯加地區主權的爭議,您怎麼看?當然我國還是願意站在維護國際公約的角度上,和貴國保持一致立場。”顧維鈞的話讓在場的人都是一愣,雖然紅俄曾經自說自話的把阿拉斯加問題擺在外交層麵上說話,不過大家都明白不過是為了惡心一下美國,反正也沒有幾個國家會承認紅俄的國家地位,他們說的權當是在排氣而已。

“我非常讚賞貴國的立場,我們美國也認為這個問題是曆史上是通過公平交易,並且有明確的條約文本的,是無需進行討論的問題,我國對於阿拉斯加州及其附屬島嶼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這番話不出所有人的意料,外交官有的時候是必須做出某些照本宣科的表態,這個是原則問題,稍微有一點不注意就會釀成外交事故,成為各國的笑柄。

顧維鈞也是把握了這一點,逼迫休斯做出這番表態。“我國也讚同貴國的觀點,所以在有明確的條約文本規定的作為戰爭賠償的領土割讓,是國際公認的戰爭賠償方式之一。我想巴黎和會就已經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所以我國和貴國的立場一致,不認為有把已經簽訂明確條約的領土問題再進行討論的必要,所以我隻能對日本方麵的這一無理要求表示嚴詞拒絕。”

休斯和幣原對於這位有理有利有節的外交官也毫無辦法,這次把南鳥島和衝鳥礁問題國際化的企圖再次遭到了中國的強力阻擊。

美、英、中、法、意、日六國真正的焦點還是在限製海軍軍備條約上。最終在幾國相互扯皮的情況下,產生了一份妥協性的草案:。首先規定六國主力艦總噸位限額為美英各52.5萬噸、中日各31.5萬噸、法意各17.5萬噸,即五國按比例為5∶5∶3:3.∶1.75∶1.75。其次禁止建造標準排水量超過3.5萬噸的主力艦,並不得裝置口徑超過16英寸的火炮。航空母艦的總噸位限額為美英各13.5萬噸、中日各8.1萬噸、法意各6萬噸;單艦標準排水量原則上不超過2.7萬噸,並不得裝置8英寸以上口徑火炮。最後,美、英、中、日在太平洋地區所占島嶼要塞一律維持現狀,不得建立新的海軍基地和要塞,但夏威夷群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除外。

《六國條約》的簽訂隻是列強在海上實力對比問題上暫時妥協的結果,它使美國在海軍軍備上取得了與英國相等的地位,從而標誌著英國海上霸權的終結。但條約隻對兩類艦種作了限製,因此並未從根本上緩和列強對海上霸權的爭奪。中國的彈性立場讓美英法等歐美國家都是又愛又恨,不過對比日本的頑固和反複,中國還算得上通情達理,當然這是在各國還不清楚中國海軍即將開始的革命性變革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