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企業經營的成敗源自於製度管理的成敗(2)(1 / 3)

企業製度的形成過程包括製訂企業製度的動機、方式和方法。有的製度的形成並不是企業自身的真實願望,比如,ISO9001質量管理體係的建立,有的企業是確實希望借此持續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有的僅僅是為了取得一張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動機不同,所體現的企業文化也就不同,前者能體現質量文化,後者卻不能。企業製度的形成,不同的企業會采用不同的方式與方法,有的是學習和借鑒別人的規章製度,有的隻是模仿甚至照搬,學習和借鑒重在強調企業製度的內涵,模仿與照搬則重在強調製度的形式,前者是一種務實的文化,後者隻是一種務虛的文化;有的企業是跟風而造,人有我也要有,凡是先進的我都要拿來用,有的企業則按兵不動,喜歡觀望觀望再觀望,等到別的企業真的有效了,才決定拿來試試,前者體現了急先鋒的文化,後者卻是一種保守文化。因不同的動機或用不同的方式與方法製訂出來的製度,即使完全一樣,它們的真實企業文化卻並不相同。

另外,即使製訂動機、方式和方法相同且製度完全相同,因企業執行製度的方式和方法不同,其企業的真實文化也會不同。有的企業在執行製度時,自上而下強製推行,這些製度往往能迅速實施,很快就在企業整體和員工個人的行為中體現出來,但是,這些僅僅是表象,如果其後缺少與員工的溝通,不能讓員工充分理解和認同製度的內涵,不重視製度執行中的信息反饋,那麼這種製度的有效性不會長久;相反,有的企業在執行製度時,過分強調讓員工理解與認同,頻繁的溝通與反饋往往會促使企業在短時間內不斷調整製度,延緩製度執行的進程,甚至會因觀念衝突、難以達成一致,而使製度無法執行。前者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獨裁文化,而後者體現的是民主文化。在製度執行中,由於獨裁與民主的次序不同和把握程度不同,企業文化也不相同。先獨裁後民主和先民主後獨裁就是兩種不同的做事方式和風格,重獨裁輕民主和重民主輕獨裁又是兩種不同的價值理念。

所以,我們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不能僅僅局限於完善製度本身,而應同時強調製度化和製度執行的過程,從而確保製度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三,要讓製度化過程成為推動企業文化發展的重要手段,而不應成為阻礙企業文化發展的屏障。企業製度是企業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它,人們能更加清晰、準確和全麵地表達自己的企業文化,挖掘優秀文化加以繼承,剖析劣質文化及時摒棄,對照外界環境,汲取先進文化、抵製落後文化,從而有利於推動企業文化的發展。然而,凡事皆有利弊,製度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企業文化固化的過程,隨著對製度的深入理解和廣泛認同,人們在接受製度文化的同時,又會反對與製度相背的文化,一方麵容易讓企業拘泥於製度文化,而忽略企業的其他文化,另一方麵又會讓企業抵製外來文化,抑製吐舊納新的過程。製度化過程能促使企業井然有序地運行,卻又會讓企業走上按部就班的道路。

所以,我們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清醒地意識到並有效地避免製度文化給企業變革帶來的阻力。在變革前,我們要預見變革後企業文化與現有製度文化之間可能存在的衝突,策劃製度變革的有效方法,在變革時有計劃地實施製度變革,變革後,要密切關注原有製度對新文化的負麵影響,及時糾正。

最後,企業製度歸根結蒂還是受到價值理念的驅動與製約。不管人們是否認同企業製度是企業文化的一個構成部分,也不管企業製度是否真正體現一個企業的真實文化,企業製度的形成與變化均源於企業對製訂和修改製度的某種需求,這種需求正是企業價值理念的一種具體表現,正是因為企業認為製訂和修改製度有價值,才會去製訂與修改,至於價值何在,不同企業有不同的認知和理解,這些認知與理解也是企業價值理念的一個構成部分。反過來,不同企業對製度認知和理解不同,又會使完全相同的製度出現不同的效果,這些也是企業價值理念使然。

4.用競爭製度建立秩序

一項製度安排,隻要從人的理性出發,能對其帶來的弊端加以克服,達到社會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就是一種好的製度。

“在這個自私自利也有害的世界中,經濟發展的快慢,生活水準的高低,就是要藉一個製度將自私所能帶來的利益‘極大化’,同時又能將自私所能帶來的損害‘極小化’”(張五常《賣桔者言》)。實際上,張五常在這裏提到的“自私自利”就是指人的理性。一項製度安排,隻要從人的理性出發,能對其帶來的弊端加以克服,達到社會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就是一種好的製度。在我們生活中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種利用人的理性來進行有效管理的例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