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恪守規則,勿需提醒(3)(1 / 3)

5.素質寫在細節之中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沒有製度,而是我們沒有踏踏實實地去監督和執行。

中國改革開放25年以來,如果評出在媒體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我敢斷定“素質”一詞一定榜上有名。可是在中國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時,中國的國民素質到底有多大提高呢?是否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匹配呢?很難斷言。如果說提高了,為什麼上了點年紀的要懷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人的紀律性和民風的誠實、樸素呢?如果說提高了,為什麼那麼多從海外發達國家回來的人,要大談我們的素質低呢?現在,“素質低”幾乎成了罵人的流行語言了。

為什麼每個人都說別人素質低?

有一年冬天,我出差來北京,一天傍晚去訪問一位朋友。我們從朋友居住的小區出去吃飯時,一輛奧迪車從我們身邊緩緩駛出。車內坐著的倆人顯然是一對父女。快到小區的大門口時,車放慢了速度。這時,一隻纖細的小手從車窗裏伸了出來,嘩啦一聲將一把瓜子皮扔到小區的路麵……我的朋友脫口說了一句:“什麼素質!”

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心裏很難過。如果有機會,我想問問這位父親:你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我想問這位女孩:如果你是在自己家裏,你也會把瓜子皮隨手往地上撒嗎?

北京的汽車在2003年底已突破了200萬的保有量,請記住:並不是因為你開了寶來、奧迪甚至寶馬,就證明你的身份提高了,你的素質提高了。

我的這位朋友在美國、加拿大住過三年半。他對那裏的幹淨、衛生、人們公共意識之強讚不絕口。他告訴我:在美國、加拿大,一些大學生宿舍裏麵也很亂,但是這些人一到公共場合,個個都是謙謙君子、美麗淑女。三年半時間,他沒見過一個人隨地吐痰。並不是他們沒有痰,而是每個人都會自覺地把痰吐到隨身帶的衛生紙裏,再扔到垃圾箱裏。

這正好與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做法相反。中國到處都在建造新房子,到處都在裝修,自己家裏可以收拾的一塵不染、幹幹淨淨,可一到公共場合,表現截然相反——因為那是公家的。請問諸位?你們有誰在家裏隨地吐痰的?

隨地吐痰問題,大家談了多少年,又有多少改進?據測算,北京市每天隨地吐的痰就有三噸之多!數字是否準確,我不敢斷定,但我可以告訴你我的“抽查”結果:

一次,我和一位朋友去海澱圖書城購書,然後準備去人大。這天天氣晴朗,購完書後我們就想散散步,一路沿著蘇州街往海澱南路走。我這個人比較喜歡觀察“小事”,沿路就做了簡單的“觀察”。結果,20分鍾的路,遇到了14個吐痰的,其中13個隨口吐到地上,隻有一個人吐在衛生紙裏,扔進了垃圾箱。

這個調查雖然有隨機性,但是,人的下意識的行為更能表現出自己的素質的高低。這就是我們麵臨的現狀。

幾日前,我看到呼和浩特市一位名叫孟誌堅的中學生寫的作文:“明事理,談做人”,頗有感慨。孟誌堅同學寫道:在呼市實行公交車無人售票改革的第一年裏,公交公司損失了5萬元。

票價漲了,公交公司卻賠了:有些人用半張的伍角紙幣頂替車票,有的人用鐵片、鋼片頂替伍角硬幣,還有的用蒙幣、俄幣代替伍角硬幣。這些假冒偽劣的錢幣加起來就是5萬元人民幣。什麼概念?就是10萬多人次無票乘車,如果排成一隊可排到50公裏長——還不算逃票的人數。

一個中學生的思考應該引起我們成年人的思考,應該引起我們社會的思考。

孟誌堅同學在作文裏還列出了呼市頒發的“呼市市民行為十不準”: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破壞綠化;不損壞公物;不闖紅燈;不打架罵人;不亂寫亂畫;不噪聲擾民;不亂停車輛;不隨地便溺。

請問大家:以上列舉的小事你做到了沒有?哪個城市沒有市民文明公約、守則?我們每個人又做得怎麼樣?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沒有製度,而是我們沒有踏踏實實地去監督和執行。

當你走進北京任何一家五元書店、十元書店時,你會發現絕大部分是盜版書。我不明白:如此堂而皇之的偷盜行為為什麼就沒有人管?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