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十一五”規劃與行政體製改革綜述(5)(2 / 3)

2.政會不分

雖然現在仍然存在政企不分的情況,但和過去相比,已有很大的進步,並且國有企業改製也在穩步地向前推進。政企不分已經不很重要了,而政會不分卻成了突出問題。多數部門都管理得有這樣和那樣的協會,它們名義上是自律組織和非營利的獨立機構,實際是二政府。二政府可以幹政府該幹的事,也可以幹政府不敢幹的事,嚴重影響政府的正常執法,從而產生了不少的社會矛盾,群眾意見很大。最近重慶市開展了協會與政府脫鉤的工作,據說阻力很大,現在雖然名義上脫鉤了,但表現出來的成效卻還沒怎麼看見。要說政府部門利益的體現,很多是通過協會來實現的。政府對協會的扶持當然是必要的,但結合得過緊,問題就出來了。協會通常用什麼方法來實現利益呢?一是協會章程和選舉成為擺設,少數人操縱協會;二是通過培訓、資質審查、代表小集體對外投資、評優評級拉讚助等等。

3.辦事難、效率低

常常有人說:老板如果忙得不可開交,那一定是他的管理能力不行。我認為,老板太忙,固然有管理方麵的原因,但行政執法方麵的原因也有,如很多部門辦事,必須要法人代表去,開會也是這樣,文件上明確要求董事長或總經理參加。一個企業要辦這麼多事,要參加這麼多會議,都要一把手去,能不忙嗎?最近汪洋書記的講話,著重就是希望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

(三)社會服務環境

民營企業的發展,也需要完整的社會服務體係,如信息服務、金融服務、保險服務、管理谘詢服務等。這些服務體係的建立,也需要開放的市場準入製度、合理的稅收製度、良好的行政服務環境。

(四)利益分配環境

我們國家的邊際稅收是非常高的,這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稅收製度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有個民營企業老板感歎:“我賺的錢,還沒有交給國家的稅費多,民營企業這麼瘦弱,還要輸出這麼多血。”我們知道,國家參與再分配的力度過大,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就會降低。以前,我國的基礎設施欠賬太多,多集中點財力搞建設有利於我國的發展,但要加速民營經濟的發展,稅負必須減少。我國民營經濟在GDP中的比例已達到65%,是不是民營經濟就起主導地位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因為至少還有3萬多億的政府支出,它在無形中和國有企業一道形成經濟主導地位。

二、兼顧公平和效率的行政體製改革

(一)提高政府效率

發展非公有製經濟是從市場的角度提高社會效率,而整個社會效率的提高還有賴於政府效率的提高。政府工作報告都是把社會發展指標作為政府的成績,這是不符合邏輯的。第一,社會發展指標究竟要什麼數據才能視為政府的成績?如果政府無為而治這些指標會不會更好?第二,政府開支是更有效了或是更浪費了?行政成本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這些在報告中卻沒進行比較。第三,老百姓是更滿意了還是意見更多了,這些也沒有可信的說法。因此我認為,提高政府效率應從政府工作報告開始,從考核政府成本開始。

(二)限製公權

恰當的公權限製,可以減少行政過程中對公務員的思想教育的過度依賴,減少行政程序和標準受公務員覺悟高低的影響,客觀地解決公仆意識和服務意識的問題,從而改善和優化意識環境;恰當的公權限製,可以減少製度腐敗,減少權力尋租的可能性,從而改善和優化製度環境;恰當的公權限製,可以使公務員吃拿卡要的基礎喪失,從而改善和優化辦事環境;恰當的公權限製,可以讓企業明明白白知道並心甘情願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從而理順利益分配關係。當前,普通公務員的自由裁量也是很大的。一位來自房地產行業的老板說:“一個建築工程,到質檢站報到至少10多次,每次遞信封就過了,後來也沒有出質量問題;如果按標準來,企業損失更大。”但為什麼遞信封後就過了呢,這就是權力尋租的結果。因為標準未能細分,標準有很大的保險係數(可能遠高於某工程實際需要),保險係數製造了權力。要限製自由裁量權,我提出的概念叫“管理細分”。就是對管理對象進行充分的分類,再找出其特殊性,並針對特殊性製定相應的政策,從而減少公務員的自由裁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