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政府管理創新(5)(1 / 3)

重慶城鎮化進程中對農村婦女帶來的挑戰

王曉琳

一、重慶城鎮化的現狀

所謂城鎮化,就是指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城鎮規模擴大的一種曆史過程。城鎮化作為一種社會曆史現象,既是物質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精神文明前進的動力。它不僅是一個城鎮數量與規模擴大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城鎮結構和功能轉變的過程。這一曆史過程包括四個方麵:第一,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第二,城鎮化是第二、三產業向城鎮聚集發展的過程;第三,城鎮化是地域性質和景觀轉化的過程;第四,城鎮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識在內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擴散和傳播過程。概括起來講,它表現為兩個方麵:一方麵表現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轉移和職業的改變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演變;另一方麵則表現為城鎮人口和城市數量的增加、城鎮規模的擴大以及城鎮經濟社會、現代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

重慶市城鎮化是在改革開放以後起步的,通過較長時間的發展,特別是重慶直轄後,重慶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切實提高城鎮化水平,作為富民興渝、努力建設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重要戰略措施。重慶市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重慶市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2003年,重慶城鎮化率達到36.4%,比1996年提高10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長1.58%,由低於全國平均水平8.85個百分點降低到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進入了城鎮化發展的加速期。

初步形成以主城為中心,以萬州、涪陵、合川、永川、江津、黔江等區域性中心城市為增長極的一心多極網絡式城鎮化體係框架。隨著城鎮化戰略的逐步推進,重慶城鎮化體係將日臻完善,城鎮化已經成為促進重慶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二、重慶城鎮化對農村婦女提出的挑戰

(一)對留守婦女的挑戰

留守婦女,是指丈夫進城鎮打工,留在農村家庭中的婦女群體。隨著農民工大量湧入城市,農村中形成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婦女。留守婦女們在農村的家庭中,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既當兒媳,又當兒,裏裏外外地撐起家庭,其堅毅剛強,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人們稱頌。但重慶城鎮化進程中給留守婦女們提出的挑戰,值得人們關注和研究。

1.家庭家務和生產勞動繁重,使留守婦女們無暇接受現代信息,視野狹窄。

男人外出打工,農村隻留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隊(分別由“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和“九九”重陽節引申而來),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閑活幾乎都壓在了“留守婦女”肩上。如重慶彭水自治縣棣棠鄉四合村,有2550餘人口,80%的男勞動力都外出務工,留下500餘名留守婦女,她們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生產生活的重擔,默默地支撐著家庭。她們在家裏幹起了與男同誌們一樣重的農活。繁重的家務和生產勞動,使許多留守婦女一躺在床上,就睡著了。她們既無時間與他人交流生產信息,更無暇接受現代信息,從而導致視野狹窄,信息貧乏。

2.長期夫妻分居,使婦女們對婚姻的信心受到衝擊。

丈夫長年不在身邊,“留守婦女”們忍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不僅正常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而且還要常年忍受孤獨寂寞。長期的繁重勞動使她們過早憔悴,視野的狹窄使她們難以與在城裏打工開闊了視野的丈夫協調,城市裏花花綠綠世界的誘惑使有些丈夫不再承擔“養家”的義務,或是有了外遇而拋棄妻子,使留守婦女常提心吊膽,害怕遭遇婚姻“紅燈”。

3.安全感減弱

由於丈夫不在,農村居住、勞動一般都比較分散,“留守婦女”們普遍沒有安全感,她們往往容易成為性侵害的對象。如2005年8月,重慶市梁平縣虎城鎮發生一起留守婦女陳桃蘭被強奸案。據梁平縣虎城鎮派出所匡警官介紹,陳桃蘭案是虎城近年來第三件留守婦女遭侵害大案。2003年,上峰村發生一起強奸留守婦女案;2004年,水口村一男子連續強暴5名留守婦女,後被判刑15年。梁平縣常年有10萬人外出打工,約有6萬留守婦女,她們都較缺乏安全感。

(二)與丈夫同去打工的婦女

重慶是一個大城市帶大農村的特殊直轄市,3100萬人口中,每年外出務工農民高達600多萬人,由於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特征突出,作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形式,農民進城務工將伴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而在相當長時間繼續存在。農民工進城,對城市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由於各種原因,其正當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尤其是女農民工不僅與男農民工有共通的問題,而且,還有女性特有的問題。

1.技能少,工作時間長,工資低。

由於農村婦女在城市打工的技能少,隻能靠吃苦耐勞的品行以及對家務勞動的熟悉來打工。因此,女農民工主要集中在餐飲、家政服務、服裝等行業。從事的也大多是時間長、工資低的職業,如保姆、營業員、服務員等。

據重慶市農調隊於2005年8月14日,在渝中區、江北區和沙坪壩區采取街頭攔截訪問的方式調查了120名進城務工農民工。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工工作時間長。農民工或是自己為了多掙錢,或是應企業老板的要求加班,平均每周工作日達到了6.3天,每天工作時間達到了10.5小時,一周的工作時間達到了66小時。農民工工作時間超出國家法定工作時間40小時的65%。但經濟收入仍然嚴重偏低。調查顯示:被調查的120名農民工的人均月工資隻有650元,月工資在650元以下的農民工占58%。其中,月工資不足400元的農民工占13%,月工資400—500元的農民工占13%,月工資500—650元的農民工占32%。與城市職工相比,農民工月工資較2003年重慶市城鎮在崗職工的人均月工資1037元低387元,低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