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中國維基網站發展原因之初探(4)(1 / 3)

4.網民素質、網絡使用習慣

權力位階這項指標關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公平與不公平程度”。高度權力位階意味著社會分配中財富和權力的不平等(Hofstede&ITIM,2003a)。在權力位階較低的社會中,人們注重公平以及平等機遇,公民之間的權力和財富區別並不是很明顯。中國在權力位階指數上得分很高。世界平均權力位階指數是55,亞洲的平均指數是60,而中國則是80。“這表明社會的權力和財富存在巨大差異。”(Hofstede&ITIM,2003a)。

權力和財富的巨大差異也導致了教育程度的差異。在中國,知識精英是少數,而知識貧民是多數。具備撰寫能力的網民是極少數,具備瀏覽能力的網民是大多數。

談到維基在中國發展緩慢的原因之時,一位互聯網從業人員提供了很有啟發性的思路,打破了筆者在研究之初對於維基發展緩慢的狹隘假設:政治監管並非是維基在中國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政治監管隻是對維基百科的影響很大,但是維基並不等於維基百科,中國雖然有嚴格的審查製度,但還是擁有發達的媒體行業。

維基在中國步履維艱的境況,在這位互聯網從業人員看來,主要原因是“網民的素質和上網習慣”:首先,大量網民缺乏參與維基的素質,沒有這種貢獻知識的能力。其次,中國網絡文化呈現出一種娛樂至上的傾向。在門戶網站娛樂化傾向嚴重的氛圍下,多數網民更多地把網絡作為一種娛樂工具,而不是獲取傳播知識、信息的工具。此外,一直以瀏覽為主的網民還不習慣維基這種以寫為主的網絡使用方式。

(1)網民素質:參與維基的能力有限。

根據2006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1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統計報告》,從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收入水平四個維度來看,我國網民整體素質不高。

年齡分布:呈現低齡化態勢。網民中以18~24歲年輕人比例最高,達到38.9%,其次是25~30歲的網民(18.4%)和18歲以下的網民(14.9%)。

文化程度:本科以下網民仍然占據大多數。網民中文化程度為高中(中專)的比例最高,達到31.6%,其次是本科(24.7%)和大專(23.0%)。文化程度為本科及以上的網民比例為27.6%,文化程度為本科以下的網民比例達到了72.4%。

個人收入:低收入網民占據主體。個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無收入)的家庭網民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4.3%,其次是月收入為501~1000元和1001~1500元的網民(比例分別為15.9%、15.8%),12.0%的網民個人月收入在1501~2000元,個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網民所占比例為22%。

職業情況:網民中學生所占比例最多,達到了36.2%,其次是企業單位工作人員,占總數的28.9%,排在其後的是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員,所占比例為7.4%,國家機關、黨群組織工作人員所占比例為6.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所占比例為5.6%,自由職業者所占比例為5.3%,其他職業的網民所占比例都比較小。[鄒景平:《從Blog到Wiki》,《中國原創教育》2006年2月。]

從上麵的統計數據可見,我國網民呈現出一種低齡化、低文化、低收入、以學生為主的態勢,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網民相比,缺乏知識編寫的能力,這種用戶能力的“先天不足”很大程度上製約了維基的大範圍流行和推廣。畢竟,維基對用戶在技術使用、知識水平上有一定要求,如同一位維基用戶所言:“博客對用戶沒什麼太高要求,小學生都可以寫,但維基是有技術和內容門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