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網絡社會的交往與秩序——網絡環境下的社會交往場域及其內在機製研究(2)(2 / 2)

科層社會是建立在國家合法性權威基礎上的組織化的社會場域。國家掌握大量的資源,並通過法律等強製性規範和剛性的組織架構,以及豐富的物質資源維護組織的存在與發展。網絡空間中科層類型社群的形成有兩個方麵的作用力量。一方麵是現實社會中的科層組織向網絡空間的延伸,如現實社會中的政府機構、企業以及學校、醫院等單位組織通過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建立的網絡組織。另一方麵是基於網絡而形成的交往群體建立的科層組織結構,最為典型的就是BBS虛擬社區中由站長、站務、版主以及普通版麵成員所組成的層級結構。對於科層類型的社群組織而言,無論其科層結構來自於現實組織,還是基於網絡互動而形成,其凝聚力量都來自於科層組織的權力機製。如電子政務的發展促使網上虛擬政府形成,各個政府單位通過建立網絡社區實現電子化辦公。其結果是,無論政府單位的工作人員,還是該政府部門所管理和服務的對象,都紛紛進入政府網站,成為電子化政務平台的用戶,他們在網絡社區中的行為仍然遵從現實中科層製的運作規則。這些都源自於政府行政權力的組織力量。權力機製不僅僅能夠把人們在現實空間組織成為不同的單位,同樣能夠把人們在網絡空間組織起來,形成不同類型的虛擬正式組織。當然,這種力量歸根結底在於現實中的權力對於人的規製。另一方麵,網絡交往所形成的社群,不都是人們起初所想象的民主、平等的“烏托邦”,它同樣存在著約束人、控製人的科層結構力量。2004年的一份關於水木清華BBS的管理結構的調研結果顯示,BBS社區是一個明顯的多級科層結構:下級機構由上級機構批準產生,行使本級機構的權利,盡本級機構的義務,同時對上級機構負責。BBS社區的科層化權力係統主要是以技術為中心的管理權限,社區中存在著複雜而完善的技術權限分配機製,所在的組織級別越高,掌握的權力範圍越大,技術權限越接近於BBS技術架構的底層。而整個BBS網站的權限分配密碼最終掌握在站務總管的手中,站務總管就是這一科層組織體係的“統治者”。

廣場社會在性質上是一個異質的社會、個性化的社會,與同質化的公社社會是對立麵。網絡空間中廣場類型場域的形成動力主要來自於人們在異質群體中的交換需要、對於周圍環境的監控需要以及娛樂取向的需要。首先,與同質性很強的公社社會空間相比,廣場社會是一個互動個體的異質性較強的交往場域。在這裏,人員來源廣泛,流動很快,就像舊時的茶館,各色人等齊聚於此,海闊天空,什麼都談,談完之後抖抖袖子走掉。正是因為群體成員的廣泛性和異質性,一方麵使得這裏的信息來源非常廣泛,彙聚而成了豐富多樣的綜合性的信息廣場,滿足人們各個方麵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麵,由於異質性導致了個體之間的互補和相互依賴的條件,因而交換活動成為廣場社會場域的主要活動之一。既有信息的交換行為場域,如交換和共享出國留學信息的飛躍重洋版麵(Advanced Edu)、交換求職信息的找工作版麵(Career_Plaza);也有尋找友誼和情感的交互場域,如以尋找男女朋友為目標的鵲橋版麵(Pie Love)、以探討戀愛情感為主題的愛情版麵(Love);還有物品交換的市場空間,如買賣二手生活物品的舊貨版麵(Second Hand)以及電腦及其配件的交流中心(CompMarket)。在這些交往場域,人與人之間互通有無的交換活動及其需要的滿足是其動力源泉。其次,廣場社會是一個信息集散地和公共輿論場。以水木社區BBS中的特快版以及家庭生活版為典型代表,這裏是各類信息快捷的傳播空間,以及各種公共話題的討論平台,從國際國內的時事要聞,到社區、單位以及家庭的飛短流長,無所不有。因此,人們上網瀏覽這裏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過瀏覽熱門話題和新聞消息來了解周圍環境發生的各種變化,達到更新信息、調整觀念和行為,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的目的。再次,娛樂和休閑的行為取向是廣場交互場域的第三個形成機製。廣場類型的社會場域無論在現實社會還是在虛擬空間,都是人的需要所造就的產物。在網絡空間,由於其數字化的虛擬特性,使得這一場域顯現出現實空間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完全隱匿了現實社會的性別、身份、職業等,社會因素的互動更加自由和充滿創意,因而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如水木社區BBS的娛樂版麵笑話連篇(Joke)、電影(Movie)等都是BBS社區“人氣”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