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層類型場域的顯著特點是其有目的、有意識的組織行為和層級清楚、程序分明的結構安排。由於網絡空間中的科層組織具有顯著的現實性,因此其內在機製並無多少新鮮內容。本研究主要分析一下此類交往場域對於大學生網民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作用。科層類型場域的內在機製之一是社群的組織目標對於成員的導向作用。組織目標是整個組織建設與發展的方向,是組織成員通過分工和協作的方式共同努力的方向。譬如高校中的學生會組織,其組織目標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相一致,即人的培養和發展。大學生通過在這些學生組織中擔任一定的職務,通過服務於集體、服務於他人的社會工作實踐達到組織和自身進步的目標,這是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有效結合。正是在為了實現目標的實踐過程中,大學生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與其所在組織的工作進步緊密聯係,個人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也在組織目標的指引下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得到提高,個人的奮鬥價值也與組織的事業成就結合在一起。在潛移默化之中,通過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行為實踐,組織目標和組織文化得到個體的認同,並通過內化和外化的過程標稱個體的價值追求和內在素質。科層類型場域的機製之二是組織的製度對於成員的規範作用。組織製度以剛性的框架實現著對組織成員行為的規範、製約和引導。組織製度的內容包括了組織的結構設計、權責劃分、工作程序、組織培訓、職務提升、組織紀律等方麵,是組織中比較穩定的工作模式和交往關係。製度是價值觀和組織文化的表現形式,組織成員必須按照製度的要求進行工作,並通過工作實踐受到內涵於製度之中的文化的熏陶。科層類型場域的機製之三是工作實踐對於組織成員的鍛煉作用。相對於自組織性較強的公社社群而言,科層社群是一種目的性很強的富於效率的組織結構。組織成員在組織的規章和程序的要求下在不同的崗位為組織目標的實現而工作。因此,科層組織不但要求組織成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而且對於組織成員的團隊精神、協作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要求。一個高效率的科層組織,必然具有一支高素質的人員隊伍。新的成員必須盡快培養和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很好適應組織的需要。這種科層組織的工作實踐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大學生而言,是一個鍛煉和提高的過程。
廣場類型場域的機製之一是社會張力的釋放作用。社會中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矛盾和衝突,社會總是在對抗性的力量作用下進行發展和變遷,這是社會學衝突理論中值得借鑒的觀點。在日益多樣化的社會發展狀況下,群體之間的利益矛盾、價值觀的衝突等都會造成社會的結構性緊張,形成具有一定能量聚集的社會張力。而社會個體由於利益關係和角色的廣泛性,以及個性人格的差異,所以個體之間的矛盾衝突更是普遍存在。因此,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必然要尋求一種疏導、釋放這種衝突性的社會張力的有效機製,預防社會成員的極端情緒和群體性衝突事件的發生。網絡空間的廣場場域則提供了這樣一種張力釋放的有利場所,這有賴於廣場社會場域所具有的虛擬性以及匿名性表達的特性。由於網絡公共論壇的群體規模較大、流動性很快,而且交往主體的身份隱匿,這使得人們較容易地發表衝突型的言論,釋放自己的情緒。
廣場社會場域的機製之二是社會公共事務的民主參與。網絡論壇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參加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個公開的廣闊平台。社會成員通過網絡論壇討論社會公共事務,交流信息,發表觀點,有助於管理者了解社會輿情,改進公共管理和公共決策。與此同時,社會公眾的權益意識得以增強。這是有利於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方麵。具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學生們參與學校公共事務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實踐場所,而且對他們的民主參與意識和行為習慣的發展也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在大學校園中,大學生利用網絡對學校公共事務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不斷發展,圍繞著學校教學管理、校園建設、學生管理以及後勤服務等各個方麵,從自己身邊的事情開始做起,在校園網絡的公共論壇上積極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並展開討論,形成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管理和決策的“校園輿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