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海、敬新苗
青少年是艾滋病預防的重點人群之一。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發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報告》,2006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人數為3950萬,2006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攜帶者430萬,其中40%為15~24歲的年輕人。[http://data.unaids.org/pub/EpiReport/2006/2006_EpiUpdate_en.pdf.]中國的艾滋病感染者也以青壯年為主體。農村校外青少年是這個群體中特定的一部分。農村校外青少年,輟學或從中小學畢業後,脫離了學校教育,“失去社會控製”,通常處於社會邊緣地位。在性生理發育提前與心理滯後的同時,又身處性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毒品和色情的誘惑的社會環境,使他們成為艾滋病流行時的脆弱人群。
本文是對重慶市北碚區健康教育所於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間在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對農村校外青少年開展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此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的資金支持。]後幹預效果的一個描述與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為探索經濟、有效、適用於農村校外青少年預防和控製艾滋病的健康傳播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地點和活動概述
重慶市北碚區是重慶市主城北麵的一座衛星城區。轄區包括12個鎮、5個街道,總人口6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2萬人,農村人均純收入2850元。北碚區現有艾滋病感染者200餘例,其中男性160餘例,女性近40例,年齡最大的72歲,最小的為17歲;感染途徑以血液傳播為主,性傳播為次。
活動地點所在的天府鎮現有艾滋病感染者70餘人,受到影響的兒童青少年有60餘人,是重慶市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是北碚區吸毒人員最多的鎮子。
北碚區健康教育所針對天府鎮農村青少年的艾滋病知識健康教育活動基本情況如下:
(1)活動時間: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
(2)活動地點:重慶市北碚區天府鎮10個自然村;
(3)活動對象:14~24歲不在學校讀書的農村青少年;
(4)活動方式:農村青少年參與式活動;
(5)抽樣方法:以村為單位整群抽樣。
二、活動內容
1.基線調查
基線調查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於2006年9月在天府鎮10個自然村進行。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基本特征、艾滋病相關知識、艾滋病相關行為及態度。采取無記名方式填寫問卷,由經過培訓的調查人員入戶調查,問卷當場發放並收回。
2.培訓誌願者
(1)誌願者挑選
在全區內廣泛征募,經過自願報名—初篩—麵試等擇優錄取。
入選條件:有較好的交流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較強的領導才能和能在同伴中有榜樣作用。
(2)誌願者培訓
應用參與式方法對誌願者進行5天培訓,包括現場實習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以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預防艾滋病青少年應知應會的10條核心信息為主),參與式研究方法,訪談技巧等。
(3)由衛生、計劃生育、婦聯、共青團等多部門參與項目協調工作。
3.活動內容
(1)大型戶外活動:在北碚區廣場、天府鎮集鎮所在地開展大型的宣傳活動,邀請政府領導參加啟動儀式並頒發證書。
(2)媒體報道與宣講:區電視台、鎮廣播站播放預防艾滋病宣傳活動和艾滋病預防公益廣告。
(3)參與式活動:經過培訓後的誌願者在農村校外青少年中開展訪談,和農村校外青少年一起應用參與式方法確定傳播策略。農村青少年與誌願者一起參與設計製作宣傳材料、黑板報宣傳和張貼宣傳畫、角色扮演、走訪艾滋病感染者、開展小型講座、網上開設專頁等活動。整個幹預活動都注意由農村校外青少年參與設計與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