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共產黨宣言》有關問題研究(9)(1 / 2)

在他們看來,西歐資本主義的先進國家如英國、法國等國家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相當尖銳,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了。生產力的發展客觀上要求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結果。然而曆史發展的進程卻不是這樣。那些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國家並沒有走上社會主義道路,而是原來經濟文化較落後的國家卻選擇了社會主義。

如何認識這個問題?落後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不是否定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落後國家能不能先於發達國家進入社會主義?落後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曆史的必然,還是曆史的誤會?是這些國家人民的偉大創造,還是少數人將國家引入歧途?這些問題是人們長期爭論的問題。十月革命後不久,德國的考茨基就說,十月革命是早產兒,是活不長的。俄國的蘇漢諾夫等人也認為俄國不具備實現社會主義的條件。列寧當時批駁了這些觀點。許多研究者為了論證落後國家先於發達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合理性,都從馬克思和恩格斯那裏尋找理論根據。其中一個重要的根據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跨越卡夫丁峽穀”的思想。有的甚至把它上升為馬克思的東方理論。

正確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這一思想,對於我們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進程,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跨越卡夫丁峽穀”的含義

“卡夫丁峽穀”是馬克思在給俄國革命者維·伊·查蘇利奇的複信草稿中引用的一個典故。這個典故說了這樣一件事: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薩姆尼特戰爭時期,薩姆尼特人在古羅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峽穀擊敗了羅馬軍隊,並且強迫他們通過“牛軛”。這被認為是對戰敗軍的最大羞辱。“通過卡夫丁峽穀”一語即由此而來,意即遭受最大的侮辱。馬克思在這裏是指資本主義的痛苦發展過程。跨越卡夫丁峽穀就是跨越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

(二)提出“跨越卡夫丁峽穀”的背景

這個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呢?“跨越卡夫丁峽穀”是針對怎樣看待俄國農村公社命運的問題提出來的。

俄國不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典型國家。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製後,資本主義雖然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但俄國除了資產階級土地所有製外,大半土地仍歸農民公共占有。這種農村公社是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社會組織和生產組織。這種村社製度在農奴製廢除後,是會被摧毀而進入資本主義痛苦的發展過程,還是可以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呢?

在俄國,這是個爭論得十分激烈的問題。一些人認為,俄國同樣要走西方國家的路,即經過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後才能向社會主義過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俄國無須經過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俄國的村社製度能夠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當時,被馬克思稱為“偉大的俄國學者和批評家”的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尼·加·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自己的文章中就研究了這樣一個問題:俄國是應當像它的自由派經濟學家們所希望的那樣,首先摧毀農村公社以過渡到資本主義製度呢,還是與此相反,發展它所特有的曆史條件,就可以不經受資本主義製度的一切苦難而取得它的全部成果。車爾尼雪夫斯基表示讚成後一種解決辦法,即相信俄國發展的特殊道路可以避免資本主義,可以通過舊的農村公社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可以說,最早提出俄國可以避免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而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是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除車爾尼雪夫斯基之外,當時還有許多俄國人都在為他們的祖國尋找一條不同於西歐已經走過而且正在走著的發展道路而努力。

後來,俄國的民意黨人和社會主義者也就這個問題詢問過馬克思。1881年2月16日,俄國革命者維·伊·查蘇利奇在給馬克思的信中,請求馬克思談談他對俄國曆史發展的前景,特別是他對俄國農村公社命運的看法。查蘇利奇在信中談到馬克思的《資本論》在俄國極受歡迎和該書在革命者關於土地問題及農村公社問題的爭論中所起的作用。她在信中對馬克思說:“你比誰都清楚,這個問題在俄國是多麼為人注意……特別是為我們的社會主義黨所注意……最近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見解,認為農村公社是一種古老的形式,曆史、科學社會主義———總之,一切不容爭辯的東西———使它注定要滅亡。鼓吹這一點的人都自稱是你的真正的學生,‘馬克思主義者’”。查蘇利奇還表示:“假如你能說明,你對我國農村公社可能有的命運以及世界各國由於曆史的必然性都應經過資本主義生產各階段的理論的看法,給我們的幫助會是多麼大。”查蘇利奇在信中表示,期待馬克思寫出一篇較長的文章,或者一本小冊子,實在不可能則寫一封信,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給予回答。

早在1880年12月,馬克思曾答應俄國民意黨執行委員會代表、該黨機關報《民意報》編輯尼·亞·莫羅佐夫對有爭議的俄國村社前景發表自己的見解,但一直未兌現。馬克思接到查蘇利奇的信後,就著手準備回答她所提出的問題。“跨越卡夫丁峽穀”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