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載體的目的與考慮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高台縣針對黨員主體地位不明顯、黨員責任心和榮譽感不強、黨組織活力不足等問題,把提升黨組織吸引力,增強黨員歸屬感和榮譽感作為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積極探索研究,深入思考實踐,在非公企業中開展了“雙培三優先”活動。
載體主要內容
“雙培三優先”活動的主要內容:把黨員培養成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幹,把技術骨幹和積極分子培養成黨員;外出學習黨員優先,技術培訓黨員優先,提拔任用黨員優先。
“雙培三優先”活動的主要做法:
1.彰顯先鋒,把黨員培養成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幹。通過崗位練兵“強筋”、實踐鍛煉“壯骨”、激發熱情“聚力”,舉辦技能大賽、開展“每周一講”、進行分組幫帶、開展菜單式自學,提升黨員素質。高台縣棉花公司設立管理服務、技術攻關、安全生產、宣傳銷售4個先鋒崗位,促使黨員加強學習,提高技能。高台國華公司、宏遠礦業公司通過物質獎勵、精神鼓勵、典型引導、情感關懷等多種方式,對在技術改選和管理創新方麵作出貢獻的黨員進行萬元重獎,充分調動了黨員的工作積極性。
2.凝聚力量,把技術骨幹和積極分子培養成黨員。一是教育培訓“增智”。對生產一線職工中的優秀分子、科技人員中的積極分子、關鍵崗位上的先進分子和經營管理中的骨幹分子進行重點培養,采取理論學習、學曆教育、技能培訓、觀摩考察、技能傳帶等多種方法對他們加強培訓。二是幫帶結對“爭先”。每個黨員聯係幫帶圓名至猿名職工,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對他們進行幫扶,幫帶職工全麵進步,為他們積極要求進步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三是嚴格程序“保質”。全麵落實發展黨員預審製、公示製、票決製和責任追究製等製度,實行黨建工作指導員考察把關製。將35名非公企業生產一線的員工和企業管理人員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並在非公企業發展黨員22名。
3.搭建平台,在非公企業黨員中推行“三優先”。一是外出學習優先。堅持“黨員優先”的原則,優先考慮黨員的學習需求,著力把黨員培養成政治素質高和業務素質高的“雙高”人才。全縣非公企業組織13名黨員到江陰考察學習,選送40名黨員參加了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蘭州理工大學、河西學院舉辦的進修班。二是技術培訓優先。采取報銷培訓費、學費、交通費、資料費等措施,優先讓黨員參加各種類型和形式的技能培訓,著力提高黨員的業務技能水平,樹立黨員在職工中的威信。有120多名黨員參加了技術培訓。三是提拔任用優先。在企業領導班子調整中優先考慮黨員,按照一旦空缺黨員優先補充的原則,注重提拔重用年輕上進、懂技術、會管理的黨員員工。高台國華公司黨員薑興兵因攻克了鋼結構工程設計、安裝中的技術難題,為公司開拓鋼結構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被提拔為公司副經理。截至目前,全縣已有20多名黨員被提拔到企業中層及以上領導崗位。
載體實施效果
通過實施“雙培三優先”活動,高台縣非公有製經濟組織黨建和創先爭優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通過“雙培三優先”活動不斷壯大了非公企業黨的力量。通過開展“雙培三優先”活動,在非公有製企業黨員中培養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56人,從一線的技術骨幹和積極分子發展黨員35人。派出學習和參加技術培訓的黨員達到125人,被提拔任用為中層管理人員的黨員達28人。
二是通過“雙培三優先”活動不斷激發非公有製企業黨的活力。先後在企業管理層黨員設立“黨員示範責任區”,在一線技術黨員中設立“黨員先鋒崗”,使非公有製企業黨的活力大大增強。截至目前,高台縣非公企業組織科技攻關30多項,培養技術人才和入黨積極分子300多人、培養一線熟練工人800多名,創綜合經濟效益4500多萬元。
三是通過“雙培三優先”活動明顯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以“雙培三優先”活動為載體,全麵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實現了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和企業經營管理快速發展的“雙贏”目標。目前,全縣238家非公有製企業創造的增加值達到10.89億元,占全縣GDP的45.32%,實現稅收6090.2萬元,增長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