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四)(1 / 3)

女兒回到身邊後的歐陽,似乎又回到了什麼都不缺、隻缺時間和三頭六臂的狀態。“美麗家園”的施工如火如荼,深圳龍華地區因“美麗家園”的出現而變得多彩。當昔日的荒丘上聳立起一片嶄新樓宇時,周圍的市民時常懷著好奇而羨慕的心情遠遠地眺望著那片整日整夜機聲隆隆的工地……

“美麗家園”變成了一片期待和希望,驛動著多少人駐足理想家園的夢想。

2001年4月初,歐陽召開公司各部門負責人會議,決定在“五一”節推出樓盤。玩過房地產和買過房的人都知道“預售樓花”是什麼概念和什麼意思。但老百姓並不十分清楚,即使是從事經濟工作的人,如果在二十年前可能還沒幾個人能讀得出“樓花”的真實意思。“樓花”,即開發商準備把正在建設中的房產推向市場的一個專業名詞,它指的是樓盤在未達到現樓交房條件時,開發商向客戶出售的預期權益。然而無論如何,這個“權益”必須符合市場開發和銷售的相關要求方可進行交易。“預售樓花”的成功與否,通常需要政府的有關部門審核批準,而房地產商為了能夠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資金的周轉需要,可以在房子未完全蓋好前進行“樓花”預售活動。現在歐陽的“美麗家園”已經到了“樓花”可以推向市場的預售階段,而這也是作為一個房地產商命運生死的最重要時刻和投入資金得以回收的關鍵一局。

歐陽早已期待這一時刻,所有以往傾注的心思和下的賭注,全都關聯在“樓盤”兩字上。

“五一”前後是地處南方的深圳最好時節,氣溫適宜,且喜歡春節回內地老家的市民們在此刻那份“過節”的心也收得差不多了,新一年的事業怎麼做、小日子怎麼過,都將在這一時間裏盤算起來。所有地產商都把“五一”這一黃金時節作為一年中銷售房子的最大戰役來打。歐陽捏著一次從自己腰包裏直接投入5000餘萬的“美麗家園”,等於捏了自己後半生的生死命運。他比誰都清楚在這之前的幾年裏所經曆的千辛萬苦,如果眼下這一局砸了,以往的一切努力等於付諸東流,並且自己親自設計的創富之夢和全家人的幸福生活將成黃粱一夢。

歐陽把“五一”銷售樓盤這一仗看做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的戰役,不敢絲毫怠慢。

銷售樓房,不比賣其它產品。宣傳和造勢在中國房地產界恐怕表現得最登峰造極了,鋪天蓋地的廣告、豪華精美的宣傳品,沒有哪個行業能超過他們。一個億元的樓盤價,它用於銷售時的宣傳與造勢費用就達二三百萬元。而且奇怪得很,越花錢造勢和宣傳的樓盤,越可能讓人掏錢買定。可見造勢和宣傳為什麼在中國總是經久不衰,而且往往被那些玩虛假的不法商人所利用,消費者吃虧最多的也在這一塊上。

業內人有業內人的規矩,歐陽也不例外。違反遊戲規則是要被飛旋的商業輪子輾爛和粉碎的。

但歐陽的才能顯現和智慧之處,恰恰是他既能熟諳業內專業人士通常熟練操作的那些遊戲規則,同時不拘泥於他們的一律二規,而更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幹什麼事、對什麼事都異常專注和細致。許多人當老板當大了,不太注意一些具體的細節。有人也許認為交給某些專業部門和專門人士去做就是了,可歐陽不這樣認為,他在處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務中,往往把最重大的決策交給那些專業部門和公司骨幹們進行民主討論研究,當定下“規矩”後他反倒拍拍屁股、甩手不管了。他在大政方略決定之後,反倒十分注重那些看起來是具體細節、實際上則會影響整個大局的“小事”。比如銷售時的廣告與宣傳,一般房產公司都有專門的市場營銷部門,或者聘用專業公司來幫助做。通常老板和公司拿出個方案,最後檢查一下方案與預期設計的是否一致就算完事。歐陽與之做法恰恰相反,他對細節的關注,甚至比從事具體細節的專業人士更專注和仔細。商界常言“細節決定成敗”,其奧妙也在此。

“美麗家園”作為歐陽的第一個真正走向市場的運作大項目,由於地理位置處在不被人認識的深圳新開發區——龍華,能否綱一舉,目即張,這將決定歐陽的一生命運。雖然像歐陽這樣的人可以重新從擺小攤開始做起,但現在的他不可能再重複以往那種一年開十個公司、做一百件買賣賺不到幾個辛苦錢的奮鬥形式了。小打小鬧的“遊擊”式買賣,是下海者初級階段的從商之道;看準目標,發力大戰一場,則是那些敢於創造大財富者的首選之術。所以現在的歐陽隻能是求取一戰而必勝之道,別無他路可走。

銷售樓盤的戰役打響之前,歐陽的神經一直繃得異常緊張。一些沒有他成功得那麼順當和暢快的商人,缺少的就是歐陽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本領,這就是他的軍人素質。

軍人的素質清清楚楚地告訴他:任何大戰之前,能否獲勝全在於準備的環節是否到位。臨陣不亂,又同時在出現變化時迅速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調整。歐陽在談及自己成功的經商之道時,一直念念不忘部隊的養育之恩,其道理也在於此。

王波,羅芳的同學,一位湖北大學畢業的房地產經營管理科班精英,現在也是歐陽最重要的得力助手之一。到美麗集團之前,王波在一位很讓他佩服的老板手下工作,那人是汕頭人,七塊錢打天下,打得整個深圳商界都揚名。同學羅芳動員王波到歐陽祥山手下工作,王波十分懷疑這世上竟然還有比我現在的老板更厲害的人?後來王波當了開發部部長,跟歐陽的時間一長,王波感慨萬千:絕了,這世上真是人上有人!而歐陽則是人才巔峰上的那類人傑了!

“他是個‘舞台老板’。”王波是個非常有才氣的那種新銳年輕人,且很有個性。在他眼裏能佩服的人並不多,歐陽雖然是他的老板,但並不影響王波的獨立人格,這或許正是歐陽特別倚重王波的原因之一。在私營企業越來越多的中國,那些能夠把事業做大的老板,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他們不自以為是,不唯我獨尊,而且能夠把真正的人才留得住,尤其是那些敢於在他們麵前說真話,敢於當麵糾正和指出老板不足的人留住。用歐陽的話說,在他美麗集團公司裏,像王波這樣的年輕人,已經有幾個,他們都已有能力獨立並成為大公司的老板了。與王波的接觸中我已經意識和證實了這一點。王波的話因此讓我感到真實。

歐陽祥山——“舞台老板”。此後我在深圳地產業內方知,他早已有此諢號了。

“歐總之所以能成功得如此叫人不可思議,是因為他能夠選擇舞台,又能夠在舞台上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更能在各種舞台上展現自己。他是個幹什麼事都充滿激情的人。有激情的人,如果再有一個理想的舞台,那他的事業必定輝煌。”王波這樣說。

關於對“舞台老板”的評價,歐陽自己頗為讚同,甚至有些得意地自我欣賞別人這麼評價他。

“歐總的舞台表現,除了激情外,有一樣特別重要的東西,別人沒有,或者很少有,那就是真誠。一個成功的藝術家能夠在舞台上博得觀眾的叫好,全在於他(她)能真誠地表演。當老板、當企業家也同樣,他在舞台上光會裝腔作勢的表演而缺乏真誠實意,誰也不會買他賬,誰也不會喝他的彩。歐總的‘舞台老板’形象我們都做不到,因為沒有一個老板能像他那麼投入……”我認識深圳的另一位房地產大鱷很直率地承認道。

當決定“五一”推出“美麗家園”的樓盤後,歐陽第一個注意力是放在對外的宣傳上。廣告無疑是最常用最直接的宣傳。許多企業老板對廣告的認識過於簡單,認為隻要有錢,隻要對著大報,要上大版麵就可以,至於內容並不太關注。歐陽則認為,花錢買大版麵、買大報其實隻完成了宣傳的一種形式,真正起作用的是形式確定後的內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歐陽竟然能把廣告專業設計人員的本領全都學到了自己手中,甚至最後連用什麼樣的字號,確定什麼樣的日期發表,都必須由他確定。他認為,廣告上的一個字體,常常表現著一個生產產品的人想給消費者傳遞什麼樣信息的某種視覺標誌,某種精神意識,甚至是某種服務思想和產品未來所能達到的終極意義。總而言之,一個廣告要讓受眾看得見、看得完、記得住,才算成功的廣告。毫無疑問,以什麼樣的時間推出廣告,這就更直接影響到你所要銷售的產品是否被公眾了解和吸引的關鍵所在。“時間差”的意義和廣告的本質,正是在這個時候得以實現。

要在深圳做生意,離不開《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這樣的主流媒體。一版特殊版麵的廣告價格是普通版麵的一兩倍,而選擇特殊版麵常常是地產商們不得已的選擇。這個版麵能否讓“扔出去的錢”,實實在在地發揮有效作用,一般的老板極少想到和管理到這一層麵。歐陽則緊緊地盯在這個層麵上,並且總是把它做到極致……這是他總比別人勝過一招的地方。

“在深圳報界做廣告,什麼人都能對付,可唯獨歐總難對付,誰想糊弄他,真的門都沒有。”深圳報社的記者郝好、王培詩都這麼說。關於這一點,凡與歐陽有過廣告業務交道的人,都會感受到。“我們辦報是講究時間概念的,什麼時候截稿都有嚴格的要求。可歐總的廣告常常會打亂我們的這種鐵一般的常規。有時我們報紙截稿都在夜間,他歐陽為了把他的廣告做得盡善盡美,他會在我們老總簽字發排的最後一分鍾都用在刊登他的廣告的內容上……”深圳報業集團的蔡照明、胡曉俊等人說起這樣的事,有種無奈、有種敬佩的表情。

歐陽就是這樣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因為追求完美,所以每一次做廣告時手下的專門人員會被他搞得精疲力竭。“而他則會越幹越來勁……”羅芳負責樓盤的市場銷售,她體會最深:“老板那麼挑毛病,總是因他的改進方案是那麼無可置疑,所以你不得不對他俯首聽命。”

“搞定”媒體廣告宣傳後,歐陽並沒有放下心,他在尋思著作為龍華的第一個“家園”式房產銷售項目如何讓深圳市民認識它的運營概念……那一天他從市中心的報社回到工地,正值上下班高峰,至龍華的必經之路——梅林海關出入處排著長長的車隊,那些駕駛員和車上的人無奈中透著諸多煩躁,許多人不得不打開車窗,或者有的幹脆蹲到路邊抽煙聊天去。歐陽是等待出關的車隊中的一員,他環顧四周,本也隻想透一口氣,可當他的眼睛無意間掃了一眼關口左右的幾塊空白的廣告牌時,心頭不由一陣驚喜:OK,“美麗家園”將名揚全深圳!

“程浩,過來過來!”回到公司,歐陽迫不及待地把代理公司的程浩經理叫到跟前,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通。最後詢問道:“怎麼樣,你說這個方案可行嗎?”

程浩會意一笑:“好主意!我馬上請尚美佳廣告公司的張海波設計師出樣稿!”

“越快越好,趕在銷售時拿出來,風車可別忘了!”歐陽一向雷厲風行。

“沒問題。”程浩立馬行動。

幾天之後,梅林海關處突然熱鬧起來。那些排長隊的車子竟然在關口並不擁擠之時依舊行走得十分緩慢。海關人員有些不知所措,不得不出來詳察情況。

“不能怪我嘛!你們看看,那個小風車真的太吸引人了!”行車人笑嗬嗬地用手指著那塊新屹立在路邊格外醒目的大廣告牌。

“金石是怎麼煉成的——美麗家園!哎,小風車設計得還真夠絕的啊!”海關人員望著那塊巨型廣告牌上麵一隻“滴溜溜”轉得直歡的小風車,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這好,要不我們這兒一堵車,開車的人都衝我們罵罵咧咧,這會兒有小風車在,調節了大家的情緒……”另一位海關人員這麼說。

那一天歐陽其實也在海關口的現場,他聽著看著過路的行人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到自己親自設計的小風車和小風車下麵的廣告牌時,會心地笑了:效果出奇的好!“美麗家園”勝券在握了。

海關上的那個“小風車”真是出了彩。歐陽跟我說了一件有關它更有趣的事:農曆二十九那天小風車開始在廣告牌上轉動,也許因為它實在太可愛了,第二天人們突然發現竟然有人爬到高高的廣告牌上去要摘那小風車。這下可把海關的工作人員急壞了,也把過路的行車人樂壞了,因為爬上去要摘小風車的人是個瘋子。於是有人說,歐陽的“美麗家園”肯定會賣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