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誰將主宰全球(2)(1 / 3)

由美國挑動起來的亞洲緊張局勢,現在愈演愈烈。首先,在美國撐腰之下,日本開始了對屬於中國的釣魚島發難。2010年開始,日本從過去隻是在口頭上主張對釣魚島的主權,開始了實際行動。撞擊在釣魚島海域上正常工作的中國漁船,扣押中國漁民,最後以日本的法律對中國漁民裁決。美國借口美韓軍事演習,進入黃海,亮劍到中國家門口,下一步又要和越南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進入南海。美國已經不滿足於製造島鏈來封鎖中國,而是近身舞劍。美國軍隊在海上向中國炫耀武力,而且還間接地通過印度來牽製中國。

印度與中國都是“金磚四國”的成員,本應聯合起來共圖大業,但印度總是耿耿於那場在20世紀60年代與中國交戰中的慘敗。同時,為了實現大印度的夢想,印度總是蠻橫地與中國、巴基斯坦等國家發生領土之爭,並對中國的善意置之不理,一意孤行。中印邊界在維持了很長一段時期的安定後,印度又開始重複過去的圖謀。所以說,“金磚四國”最大的“敵人”來自內部,因為這種敵對狀態對“金磚四國”有百害而無一利。

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不論是用和平的方法,還是用武力的方法,或用其他強迫的方法,最終都能解決,而國內的問題就不那麼容易對付了。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雖然已經邁入民主國家之行列,但其宗教對政治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由於宗教矛盾不可調和,巴基斯坦從印度中獨立出去,但留下了領土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為此雙方發生了三次戰爭,至今仍處於軍事對峙之中。雖然巴基斯坦獨立出了印度,但印度內部的宗教矛盾依然存在,並成為國內局勢動蕩不安的主要因素;同時,在印度國內要求獨立、分離的勢力仍然存在,並成為國內暴力衝突頻發的根源之一。印度貧富兩極分化非常嚴重,而且造成貧富兩極分化的原因非常複雜,曆史問題、社會問題、宗教問題、種族問題等等因素交織糾纏在一起,根本無法解決。這種經濟上的不平等又與各種複雜的國際因素摻雜在一起,成為了產生恐怖主義的溫床。

俄羅斯的狀況也不容樂觀。2010年3月29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兩個地鐵站29號接連發生爆炸,造成30多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爆炸案的兩名肇事者為女性,都來自達吉斯坦共和國。車臣地區非法武裝組織頭目多庫·烏馬洛夫宣稱對莫斯科地鐵爆炸案負責,稱這是對俄特種部隊打死18名武裝分子和4名平民的報複。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認為,達吉斯坦地區襲擊案與莫斯科地鐵爆炸案可能是同一夥人所為,都與車臣有關。俄羅斯實行聯邦製度,車臣和達吉斯坦都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實行自治。

1991年,車臣共和國總統杜達耶夫發表獨立宣言,欲從俄羅斯獨立出去,對此,俄羅斯自然是不同意的。1994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派出軍隊攻打車臣,車臣奮力反抗,到1999年為止共發生兩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打擊車臣分裂分子,所造成的動蕩局勢也波及到鄰邦達吉斯坦共和國,導致暴力事件增加。

在“金磚四國”中,巴西的國內局勢還算穩定,主要是政府上層的政治路線鬥爭,但都還在正常的範圍內,但其造成的政治危機潛在可能性也不能忽視。2003年12月,海倫娜與另外幾位國會議員因反對盧拉政府的社會福利改革計劃,被勞工黨開除出黨。此事件引起了勞工黨和巴西政府的一次政治危機。在全國各地勞工黨中,有許多人認為盧拉違反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原則,甚為不滿,許多人相繼宣布脫離勞工黨,重新組織新左派政黨。2004@z新左派成立社會主義與自由黨,海倫娜成為這個政黨的主席,並被提名為2006年大選的總統候選人。此外,巴西曾一度被世界稱為監獄暴動最多的國家,黑邦猖獗,曾經導致聖保羅地區社會陷入癱瘓。但總的來說,都是一些社會治安問題,無關政治穩定之大局。

總之,“金磚四國”的敵人既有外患也有內憂,而最危險的敵人是自己。

第三節美國的選擇

美國國際戰略選擇的特點就是侵略,追求的是不平等的優勢地位,並以此為事業,這就是美國的政治理念。美國在世界上的所作所為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霸權思想:隻要哪個國家要與美國平等,那麼這個國家就是美國的敵人。美國對外的人權是虛偽的。

美國哈佛大學奧林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羅伯特·阿特曾寫過一本名為《美國大戰略》的書,他把美國的戰略選擇歸結為八種。

(1)霸權戰略:其的目標是統治世界,以帝國主義的方式通過使用武力改造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