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是要解決城區交通擁堵的問題,要加快以人為本的公共交通體係,提升城市快速網絡體係,加快建設中心城區“兩快一慢”,快速公交、快速路網,人行慢行的係統,加快地鐵建設,基本建成中心城區軌道交通骨幹網,形成安全、高效、便捷的現代交通體係,加強交通安全管理,優化中心城區交通組織,建設智能交通體係,通過綜合實施來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營造安全順暢的交通環境,相信通過成都現代化的交通體係的建設,促進成都交通事業的進一步崛起,為我們交通事業帶動中國的崛起添一點綿薄之力,未來的交通將會更加的暢通,人們的出行會更加的便捷,也許這是一個夢想,但是我相信會實現。謝謝各位。
馬驍:謝謝張主任,他的發言讓我們對成都交通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前麵我們更多的是從戰略的高度、邊疆建設、鐵路建設的戰略調整,責任主體地選擇,然後就是中國城市交通的症結何在?成都交通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那麼交通運輸究竟對企業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尤其是聽了榮教授的發言,我們深深的感到,好像確確實實,我們過去的一些建設更多的是以人為本,但是確實榮教授也已經注意到對物流的影響,下麵我們就有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李涵教授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對企業庫存的影響”。
李涵: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對企業庫存的影響”,這是基於我2009年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裏麵希望通過挖掘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對我們宏觀經濟增長影響的一個微觀渠道,如果這樣一個渠道影響存在的話,那麼影響的幅度有多少。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我們國家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情況,在1994年的時候,我們中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占GDP的比例大概是2.2%,到2002年的時候變成了3.6%。從94年到02年之間,我們國家GDP以非常快的比例在增長,中國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是非常大的數字了。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印度,世界上另外一個非常大的發展中國家。1994年基礎設施投資所占GDP的比例是0.3%,2002年是0.4%,還是沒有過0.5%。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印度,沒有去過肯定看過電視。你們看過他們的火車,“人肉火車”,感覺上麵密密麻麻站的全部都是人。有一種說法,印度之所以經濟增長趕不上中國,可能是因為基礎設施投資方麵嚴重不足,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來,它確實可能存在嚴重不足的情況。
再來看一下美國是什麼樣的情況,美國的情況也是比較穩定,但是美國的故事就跟中國、印度不一樣了,因為它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發達國家,它的基礎設施已經是處於比較完備的狀態,所以他在這8年當中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而且他所謂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主要是對現有鐵路和公路的養護上麵。
接下來我們具體就看一下這個高速公路的裏程增長,我們國家什麼時候開始建設高速公路,從1988年開始建設高速公路,然後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就以一個非常高的速度在進行高速公路的建設。2002年的時候大概是25000公裏,現在已經超過了5萬公裏了,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根據我們的規劃,到2050年的時候要達到17萬公裏,那個時候我估計肯定是世界第一了。
再看一下公路裏程增長,98年到02年,你看88年的時候,我們大概總的公路長度是100萬公裏,到02年的時候120萬裏,我們對比一下就可以發現,我們這個增長的速率遠遠不如高速公路增長的速率,這說明我們國家主要的精力放在建設公路,尤其是高等級公路上麵,這是我們國家過去20多年來進行公路投資的主要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