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金帝雅論壇:交通現代化與中國崛起(5)(3 / 3)

至於規劃為什麼會錯?我們最近也做過一些研究,但還不是很成熟,過去的計劃體製,我們現在叫“五年規劃”,實際上基本上是一回事兒,但是規劃的方針和指標上是有一些調整的,但是大家還是非常認可規劃的必要性,中國的規劃有一個問題,和西方成熟的規劃不一樣,我們的規劃是說政府想做什麼事情,放在規劃裏麵做,規劃體現的是政府要做的事情的意誌,其實這個在西方是不一樣的,原因在於政府是幹什麼的,規劃的功能是配置公共資源,而規劃配置資源的方式和市場的方式完全不一樣,市場是企業、個人進行選擇的問題。現狀包括中央政府、中央部門以及各個城市政府把自己想辦的事情都塞進規劃裏麵去,所有的政府都在加快,就像我們一個車子沒有驅動係統,把所有的規劃都放進去,我三年把三十年的規劃都放上來了,車子也跑不動。所以你剛才說為什麼規劃會出錯,是因為規劃還不是一個現代的規劃,還是一個傳統的規劃,所以目前的規劃體製下很難保證。

李涵:我再補充一下,春運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經濟學裏麵有一種定價方式,叫峰穀定價,就是在一些容量有限製的行業裏麵,經常會用到峰穀定價,比如發電,有人用就高,沒有人用就低。鐵道最有效的也是峰穀定價,春運的時候大家都想回家,需求量一下子就變大了,但是你為了完全滿足春運的需求,你增加很多車皮的話,你平時用不上就完全閑置了,所以經濟學有一個方法,在平時是一個價格,在高峰期的時候是一個價格。但是問題是這是裏麵又牽扯到一個社會公益性在裏麵,這不完完全全是一個產品,因為春節對中國人的意義是非常大的,如果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法則,這個大家又不太高興,所以春運車票是政府應該提供的一種公共品,中國之所以有黃牛票,是這樣的問題,第一是票價被管製了,政府認為是公共品,認為不應該漲價,但是政府又沒有提供足夠的公共品的數量,所以最後就導致了黃牛黨的行為,所以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榮朝和:我再說一句,雖然我們對鐵道部前任部長鐵路建設的方針有一些意見和看法,但是這些線路都建起來之後,大多數都是客運專線,所以客運的能力會大幅度提升。所以今後用不了太久,大家對鐵路的看法不是我該買票的時候買票,而是他要想辦法去吸引大家買票。因為他容量是過剩的,他沒有客源就要想辦法去吸引客源。當然這裏麵也有不對的,就是一些低價的車就停運了逼著大家去坐高價的車,新任部長上任之後可能會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提問:我們從98年開始,中國高速公路的建設是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這裏麵有很大的資金缺口,如果是用商業模式來填補資金缺口,您是否認為現在中國物流成本高漲,是否源自於此。

榮朝和:我認為公路收費太高和這個沒有太大的關係。建設高速公路到一定程度之後,再建會有資金不足的可能。但是在采取公路收費製度的時候,其實我們很多事情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很多事情一開始沒有想清楚。像我們83年開始建橋,采取貸款還貸方式。但是製度上沒有考慮什麼樣的可以收,可以收多少年,他規定的是25年,但是25年之後就真不收了嗎?你修的錢要收,修好之後,路還要維護,維護的錢哪兒來,如果是財政來出這個錢,應該從哪兒來,當時也沒有設計。很多養路費都拿去修路了,建路了。所以這套製度不是很合理的。後來又開始引進民營資本,是修好了之後,把三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收費權轉讓給民營企業去做這個事情,變成一種經營性的行為。後來交通部門就反思,收費公路一旦便成了經營性,公共性就降低了,而政府可以控製的公共品是可以降低的。你說要降低,但是人家為什麼要聽你的,你當初把這個權轉讓給我了,所以經營性的製度應該被停止了,所以最近四五年沒有增加新的這些公司,這個政府也在反思,就是經營性的公路還是應該有公共性在裏麵,可以做成收費的,但是你經濟上就應該成為私人物品了嗎?交通部門也在反思公路收費的事情,包括經營運行權怎麼樣收回,你如果要把這個經營權買回來,可能還要花比之前收回來的錢還要多,這個是很難受的事兒。

馬驍:謝謝各位同學,也謝謝各位老師,感謝大家的參與,我們今天的論壇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