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金帝雅論壇:文化體製改革:市場與產業分析(4)(1 / 2)

商務部作為推動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門,近年來會同有關部門做了一些工作,建立了一個跨部門的文化推進機製,出台一些文件,包括搞了一些文化重點的目錄、重點的企業,提供一些資金支持,搭建一些會展平台,開展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取得一些成果。現在一年核心文化產品出口是100多億美元,文化服務出口30多億美元,這個成績是來之不易的。

下一步文化走出去怎麼走?要有一些實招,要見成效,要有突破,打破瓶頸。一個就是把文化走出去和經濟層麵的走出去結合起來,推動境外中資企業搞好文化建設。第二是文化產業國際化。有一些民營的文化企業進行並購,進入國外演出場地,製作文化節目。跟香港、台灣的文化合作等方麵,都有一些不錯的進展。文化要進行產業化、商品化、國際化,要有能夠被國際上所接受的具有權威性的、公信力的一係列配套的東西,包括評估、轉讓、交易、谘詢、經紀,和國際上的一些著名的文化中介、文化機構更多地開展合作,爭取境外的法律保護和知識產權保護。要重視具有國際化意識、熟悉國內和國外文化氛圍的雙語人才或者雙文化背景人才的培養。

文化是個大的概念,涉及經濟、文化、科技、媒體、教育等等多個部門,需要各個部門齊心協力、協調一致、統籌規劃。相信在中央的指導下,各部門齊心協力,以完備的機製、係統的政策、有針對性的抓手,應該說文化走出去,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是能夠成功的。

李曉西: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去的三個問題概括得非常好,一是概括文化市場的格局,二是概括文化差異,三是概括文化產業競爭力,概括得很好,這也是來自實際的,概括得很準。

徐粵春:剛才聽了那麼多老師發言很受啟發。我是來自中國文聯,大家可能對文聯不是太了解。文聯是文藝界最大的聯合體,簡單說文聯就是文藝工作者集合體。對於中國文聯來說,我們目前有54個團體會員,這54個會員大部分是各省市區的文聯。另外還有12個專業文藝家協調。比如說中國作協、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曲藝家謝謝、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等等,基本涵蓋了各個藝術門類。文聯是有團體會員,但是各個協會下麵有個人會員。目前我們一般的統計口徑是全國性的文藝家協會的會員,大數10萬人。一般小的協會是四五千人,大協會可能是10萬人。各省市區會員大概有100萬。全國的文藝從業人員,這個概念就很寬泛了,可能在座各位都可以納入進來。我們大數有一千萬人。從事文藝研究的專家學者都收納進來了。

今天是談文化體製改革:市場和產業分析。我們文聯主要是做公益性的,我覺得離我們從事的工作稍微遠一點,不敢多談。因為我們文聯都是文藝工作者,都是文藝家,文藝家既是文化事業的主體,也是從事文化產業的主體。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了解的情況還是知道一些東西,給大家彙報一下。我是文聯裏麵搞理論研究的輿情部分,負責文藝界的社情民意的收集,所以平時藝術家的各種場合參加的比較多,對他們的認識、體會也有所了解。大家前一段時間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在第六章的時候談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這塊,其中說構建現代的文化產業體係裏麵列舉了很多具體產業。比如說壯大出版發行、影視製作、印刷、廣告、演藝、娛樂、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同時還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我要談的就是這裏列舉的那些產業,沒有把藝術品產業列進去。隻是在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係中,談到辦好文化產權交易所,規範文化資產和藝術品交易,沒有從產業發展的角度重視發展藝術品產業。

我今天的發言主要是想談藝術品產業,我想讓大家了解一下藝術品市場現在大概的情況。藝術品產業我們界定的一般就是說書法、美術、雕塑,包括民間的工藝這些東西。大家接觸比較多的大部分是藝術品產業。現在藝術品產業我覺得有三個特點,第一個這個產業的規模非常大。電影行業今年票房是120億,去年是跨入百億。當然整個產業規模不能簡單的以票房來衡量。對於藝術品市場來說,藝術品市場今年大概是在兩千億。這是從整體市場來看,它的市場規模已經是非常大了,遠比裏麵的某些具體產業要大得多。從單個藝術品拍賣價格來看也是非常好的,今年嘉德的春拍產生一個記錄,就是齊白石的《鬆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這個單個藝術品的拍賣是4.255億。目前咱們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規模今年已經是僅次於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發展是非常迅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