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時間與地點:2012年3月31日 北京金帝雅賓館
論壇主持人: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邊慧敏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李曉西教授
論壇特邀嘉賓
杜平 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
侯永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
董忠 國務院研究室農村經濟司副司長
張昌彩 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副司長
王金山 重慶市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範恒山 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司長
李應明 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副司長
崔曉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李曉西:我們這次是第10次金帝雅論壇,在座的其中有些是老朋友了,這次開會的重點是討論西部大開發。2010年是西部大開發的十年。中央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文件,一共有57條,講的內容非常豐富。國家發改委在今年2月份出台了一個關於西部開發的“十二五”規劃,對西部開發做出很多新的規定,大概有3萬多字。中央的文件精神和發改委規劃對西部省市開發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各方很關心。所以我們組織了這樣一次會議,想就西部開發,聽聽各位領導和專家的解讀。
杜平:參加今天的會議很高興,要討論的題目很大,叫做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與路徑。現在這樣的大問題中央已經有了明確說法,也發了文件,還有規劃。所以,我想換個角度去思考,就講兩個問題。
第一,西部大開發的路徑與過去沿海開放相比,有什麼地方可以借鑒。我認為沿海地區的成功有三條路徑很重要,第一個是實行的“大進大出”,這在當時非常重要的,因為要抓住國際上產業加快轉移的機遇,同時沿海也有大港口的特殊條件,現在西部大開發就沒有這個機遇了,也缺乏海運優勢;第二個是“放權讓利”,30年前突破計劃經濟體製的束縛,國家可放的權限很多,可讓的利對企業和地方也非常有必要,政策效應特別明顯,對於地方而言,真的是“給點陽光就燦爛”。但是,現在對於西部來講,中央可放的權已經差不多了,放權的政策含金量相對少了。同時,對於西部的讓利也是沒有多少空間,或者說西部實際所得有限,這是因為西部絕大部分地方根本就沒有多少財政贏餘,需要二次分配才能過得下去。另外,西部地區好一些的企業也都是央企,壟斷性的企業,讓也讓不到地方的頭上。因此,這個路徑值得反思;第三個是沿海推行先行先試,這一點我們可以認真地琢磨,每個時期都會有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因此,也都會有新的先行先試的要求。當前,在新一輪促進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下,落後地區究竟選擇什麼突破點進行先行先試,非常重要,也很迫切。單純地指望輸血總是不行的,我們說後發地區具有後發優勢,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能否找到並且設計出來新的製度優勢,特別是創新的、超前的改革的體製機製優勢。
第二,如何在新的十年真正實現西部大開發的新局麵、新突破。對於此事,中央和國務院都有正式文件和規劃,都集聚了全國人民的智慧。因此,要做的事情很多,都是應該做的,也是符合西部人民願望的。但是,以我個人的體會和觀察,我們國家不乏好的文件,好的戰略,好的規劃,就是一執行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或者不到位,或者走了樣。因此,現在必須解決好執行層麵的問題,如果說要討論路徑,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路徑問題。我建議,能否解決這樣四件事:一是創新管理,二是培養人才,三是強化農業,四是優化工業。我想用這16個字來呼應中央和國務院批複的規劃,從而將其關於工作定位、主要產業、重點任務,重點區域、政策保障等問題落到實處。
一是創新管理。我的工作經曆與西部地區有多年的關係,這麼多年來,我深感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有很多原因,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其中,西部許多地區的思想觀念、市場意識、業務能力,包括操作上的方式方法都與發達地區有很大的反差。雖然近些年有改進,但是現在依然存在著差別。所以,在新的十年能否真正抓住發展機遇,關鍵還是在於人,而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管理上。因此,我希望搞一個創新管理計劃或者工程,要使得整個西部來一個政府管理及其執政能力水平的大提高。一般而言,改進和提高管理不需要花太多的錢,也不存在多麼高深的技術壁壘,因此最應該擺上各級政府、企業事業機構的日常議事日程。我們經常講到,一個地方要搞大開發,總會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錢,再就是要技術,具體體現就是要上什麼工程或者工業項目,否則,就會說我雖是巧婦也幹不了“無米之炊”,這樣想也對。但是,若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僅僅是錢和技術的問題嗎?錢是人來花的,技術是要靠人來使用的,如果人的素質太差,管理能力太低,有錢有技術有項目或者工程,一樣也辦不成事,而且還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因為你很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破壞,造成安全事故,造成錢物浪費,發展還是上不去。因此,我認為,如果我們一個地方把管理能力、執行能力提高了,“麵包”就會有的,技術也會有的,項目建設和運營也會見到綜合效益,我相信這點。西部有一些地區如成都,、西安等地,近些年自然生態條件和地理環境也沒有發生突飛猛進的變化,但是,正是由於有了一批想幹事兒的人采取了一些比較好的方式方法,也就是靠人以及人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就使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所以說,創新管理的含金量是最大的,可挖掘的潛力也是最大最為現實的。因為現在的管理水平太低,所以隻要努點力就會取得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