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金帝雅論壇: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與路徑(2)(3 / 3)

雖然我們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性還是仍然存在的,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東部、中部來說還是比較落後的。我看“十二五”規劃中講是區域發展的短板,仍然需要加快發展。關於區域發展部署,中央已經講得很多了,一個是去年西部大開發十周年的工作會議,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李克強副總理都有講話,中央也發了11號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幹意見》,接著又是“十二五”規劃,講的都很細。特別是中發11號文件完善政策裏講了十大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投資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生態補償政策、人才政策、幫扶政策,講得非常全麵。下一步關鍵是怎麼樣落實的問題,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我談幾點看法。第一,按照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的要求,在積極承接東部和國外產業轉移的情況下,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還是要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更加注重在保護中發展。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是我們大江大河的源頭,保護源頭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再走東部沿海地區發展過去的老路,先汙染後治理,我們也不能再走了,或者說生態不能再破壞了。目前我們走的還是傳統工業的老路,還是有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源還在於政績和GDP導向的作用。這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現在生態環境的補償機製沒有建起來,所以通過發展傳統工業能夠得到更多的稅收,更多的財政收入。所以,在未來的西部大開發中經濟發展還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第二,要加快城鎮化的步伐。因為現在西部的人少地廣,青海一大片的地方都是見不到人的,人煙稀少,要從發展城鎮化加快的角度,讓人口更多地集中、產業集聚,這樣可以減少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水、電、路、通訊等等,現在搞村村通,投入很大,因為地域很廣闊,相對集中度不高,如果城鎮化步伐加快,讓更多的人進入城鎮,這樣我們的基礎設施投入會少一點,另外它也符合我們未來城鎮化發展的方向。加快城鎮化的發展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以我認為未來的擴大趨勢還是要加快,西部在這方麵的動作還是可以更大一點。

第三,在產業發展方麵,主要還是要走特色產業發展道路,特別是農產品深加工方麵,這塊還是要加大力度,讓它在全國更加具有優勢。還有資源的深加工產業問題,還要大力發展林木業,特別是實施碳彙造林項目。此外,在風能、太陽能、清潔能源和綠色產業,發展環保產業,還有文化創意產業,包括旅遊在內,因為西部地區有地方特色、民俗特色,這方麵的發展潛力很大,而且很有看點。還有傳統的醫療醫藥保健產業也可以大力發展,這也是它最有特色的東西,而且也不會造成汙染,都是比較綠色的產業。與此相對應的,西部的金融需要大力發展,因為所有的產業發展都需要資金支持,而西部這塊還是很弱,開放還需要資金支持,所以能不能打造一個西部的金融高地,就是西部金融中心,如重慶、成都、西安等等。

第四,從財政政策支持上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以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能夠實現基本服務均等化。如果達到這個水平以後,就不一定去破壞資源搞GDP和財政收入了,就不一定要走傳統工業的發展道路。

第五,加大對口支援的力度。這實際上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現在新疆、西藏、雲南都正做,而且可以加大力度,這既有利於東部產業轉移,也有利於西部提高發展水平。

第六,加快對內對外開放的步伐。對內開放主要是招商引資的環境不好,經常看到一些“關門打狗”的現象,說得挺好的,但是到了以後損失很大,項目做不下去。沿邊的開發開放也非常重要,中國未來要走一個向西部進軍的大戰略,主要是向新疆、廣西、雲南這些地區,開展與南亞、中亞、西亞這些東盟以及次湄公河區域的合作,這是很大的部分,甚至比我們的西部開發還重要。西部開發作為橋頭堡,作為引擎,會帶動中國下一步的發展,這方麵的文章還要做得更大一點,但是現在這方麵的研究、政策還不夠,我覺得這方麵可以做一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