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5 捷思(上)(2 / 2)

她的一番說辭,聽起來好像完全不知道臨淄王殿下和惜福郡主的這一番私自定情之事。可是惜福郡主卻輾轉聽說,也從臨淄王殿下嘴裏親耳聽他說他對著父母抗爭無果之事,心裏無論是對皇嗣殿下還是對主持東宮內務的豆盧氏都充滿了怨恨。她忍了又忍,才把她心中的厭恨強忍下去,笑著回答:“多謝娘娘記掛。原也不是什麼大病,有阿草妙手回春,自然好了。”

豆盧氏笑道:“聽說你為了侍疾,都累得病倒了。我總對人說,阿福你是個最有孝心的,定是你的孝心感天動地,所以太妃的病才好得這麼快。你看看你,比上次給我過生日之時,又消瘦了——以後還是要多保重!”

惜福郡主心中越發厭煩,麵上卻還微笑著:“讓娘娘擔心了。”

豆盧氏道:“元家姑娘和王家姑娘不久便要與大郎三郎成親了。他們成親之後,便要單獨出去開府。五王府裏隻剩幾個未成年的小皇孫,陛下著實不放心,還是要讓他們回東宮由殿下與我親自撫養。這兩位姑娘雖然出自民間,卻是有些福分的。隻是對於宮裏的規矩不甚知曉。好歹你與她們年紀相仿,也算姑嫂,以後還要多多照拂她們!”

惜福郡主臉上的笑容越來越不自然,皮笑肉不笑地說:“那自然。若是沒有些福氣,怎麼能嫁給兩位郡王殿下,成秦晉之好?”

豆盧氏笑道:“她們倆的福氣再好也好不過阿福你呀。你看你這麼能幹,又有小心,又有才情,容貌無雙,又有家室封號,將來還不知哪個有福的家夥能把你尚回家呢!”

我分明看見惜福郡主的臉上寫著“我隻要嫁三郎”“我隻要嫁三郎”,連這點願望都實現不了,算什麼有福氣?

我感覺惜福郡主在豆盧氏身邊過得甚是艱難,可是我身份地位低微,實在是幫不了她也救不了她。正思慮間,隻聽那邊楊玉芝驚訝地呼出一聲:“好快的才思!這就成了?”

隻見案上的香才燒了三分之一,元氏女已經一揮而就將詩寫了出來。荊山郡主迫不及待地過去,拿起那紙便念了出來:“秋陽日暖波光灩,舟楫緩緩忙中行。誰雲天下蒼生苦,聖主盛世天下平。”

這一首詩,姑且不論她文采如何,但是就其立意而言,又讚了風景,又歌頌了女皇陛下是開創盛世的明君。可以想見今日宮膳過後,這首詩立刻會傳到女皇陛下的長生院,女皇陛下必定會龍顏大悅,心中歡喜。

所有的人都意外地看著元氏女,豆盧氏遠遠地看著,還以為她闖了什麼大禍,頓時嚇出一身冷汗。她急忙趕過去,就著荊山郡主的手讀完那首詩,才算鬆了一口氣。

“這門親算是尋對了。”她一邊舒出一口氣,心中想著。她此時認定,元氏女比我更適合做壽春郡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