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差的經濟學家比好的經濟學家更有名(前言)(2 / 2)

中國需要像盧卡斯、赫克曼和巴羅這樣純粹的大經濟學家,他們潛心於自己的經濟學理論 的研究,重視經濟學模型的推理和論證,很好地解釋經濟現象。中國也同樣需要關注和研究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問題的經濟學家,這一點對於目前中國也許更重要。中國何時才能產生像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這樣的經濟學家呢?這位印度學者始終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他把經濟的發展看作是擴展人們享有真實自由的一個過程,把發展的目標看作是等同於判定社會上所有人的福利狀態的價值標準。阿馬蒂亞·森認為,以人為中心,最高的價值標準就是自由,實質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諸如饑餓、營養不良、可避免的疾病、過早死亡之類——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夠識字算數、享受政治參與等的自由。經濟學固然不應當僅僅是所謂“窮人的經濟學”——那種完全否認富人的成就和貢獻的經濟學是危險的;同時,經濟學也不應當僅僅是所謂“富人的經濟學”——那種完全蔑視窮人的自由和權利的經濟學則更加危險。

但不管是哪一類的經濟學家,他都不應該是學問、當官和財富“通吃”。中國的經濟學家,尤其是目前紅得發紫、受老百姓謾罵最多的幾個名角,最大的問題可能出在這裏。你可以不為老百姓說話而專心於你自己的研究,你也可以專心於官場,但你站在一個無法獨立的遊轉的立場上,為個人和某個團體牟利甚至在有損大多數人利益的立場上“通吃”,何談學術獨立性?你怎麼能獲得社會的尊敬?你怎麼做出真正的成就來?經濟學家不能沒有獨立性,就像經濟學家不能沒有自己的思想一樣,僅從這一點而言,某些經濟學家似乎做得要好一些。讀者從這本書中關於他們的訪談中可以看得出來。關於對一個經濟學家的判斷,法國經濟學家梯若爾教授告訴了我們這樣兩個最簡單的標準:首先,一個好的經濟學家必須審慎地對待研究,追蹤文獻前沿;其次,必須保持謙虛。因為經濟學家確實有很多事情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公開發言的時候必須很謹慎,這也是差的經濟學家比好經濟學家更有名的原因。

鍾心

200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