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調整心靈,療愈疾病
《中時電子報》2007年5月24日報道,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郭博昭研發出“意念開關”,將腦波儀貼在後腦,使用者的意念隻要閃過,信號就會傳到計算機,啟動開關。
意念開關的原理是,操控的電燈與計算機連接,通過頻譜分析儀監控腦波,經腦波儀無線傳輸到計算機,放大處理後,隻取其中的α波,再經過繼電器啟動開關。郭博昭所長表示,利用α波操縱電器,先專注放鬆發出α波。當有了“開”的念頭後,α波出現,就能開燈。測試者經過學習,順利用腦波意念啟動電燈開關。這個研究證明了,意念確實可以經過腦波檢測出來,而且具備功能性,由此可見人類意念的重要性。
以廣義的角度來談催眠:人類每天都在自我催眠及催眠他人當中,每一個意念都是在給自己下指令與暗示。你每天想些什麼,確實影響著你的人生。
善用催眠可以讓思維專注,腦袋就能放空。然而,從我接觸到的許多被催眠者的腦波研究來看,容易專注的人比一般人敏感,也比一般人更容易被別人的思維意念或其他能量所幹擾。體質較敏感的人,如果思想比較負向,所做的行為又不被潛意識所接受,比較容易發生表意識與潛意識兩個思維的糾葛,而產生“自靈幹擾”的現象(類似於多重人格)。
這類人大多數並不知道自己的狀態,他們對周圍環境有比較敏銳的覺察力,就像一部沒有防護卻可以無線上網的計算機,無法篩選地接收所有訊息。我接觸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往往很容易就將他人的情緒誤以為是自己的情緒,再加上負向思考,以至於比一般人更容易得憂鬱症。
有些人身體經常有些小毛病,怎麼吃藥都無法根治,追根究底其實是潛意識通過這些小小的不適,表達對於身體意識行為的不滿,提醒身體修正自己的思維和心性。
每個人都擁有道家所謂的各種“神通”,這些就是人類的潛能,隻是多數人不知道怎麼運用,其實運用催眠就可以快速開啟人類潛能。
這種東方稱為“通靈”、佛道家稱為“六神通”、西方稱為“ESP超感官知覺”或“通靈閱讀”的直觀覺知能力,多數人出生時就已經開啟,隻是被後天教育所遮蓋了。通過催眠開發這些潛能後,如果沒有建立正確觀念,也容易因為過度沉迷其中而像個神經病患者一樣。
“神經與神通僅一線之隔!”許多人急於尋找各種方法,希望開啟自己的潛能,卻不知道必須先清楚如何運用這些潛能助己助人,並且懂得活在當下,否則隻是自尋煩惱罷了。
多數人以為α波高就會快樂,其實是一個極大的錯誤。我運用EEG腦波搜集儀,搜集數千人腦波數據統計研究,發現許多憂鬱症患者在清醒時就測量出極高比例的α波。這類屬於敏感體質的被測者,他們在清醒中時的腦波狀態,α波比例甚至於高過某些人催眠中的狀態。
近9年來,我在腦波研究中發現,α波比例高的人必須同時擁有正向的價值觀,才能成為快樂的人,否則就是一個沉溺在自我世界裏的封閉者。如果腦波狀態是α波優勢主導加上負向的價值觀,就成了愛鑽牛角尖的憂鬱症患者;β波優勢主導加上負向的價值觀,則成為焦慮、緊張、過度要求完美的躁鬱症患者。
無論是一般人還是敏感體質的人,潛意識中總有著許多正向與負向的元素,正向的元素是過去的學習能力,負向的元素則是尚未完成的生命課題。在還未完成這些課題之前,我們經常會被莫名的情緒和經驗幹擾,卻不了解其中的緣由。許多演員及作家就有入戲太深的情況,戲結束了,情緒卻無法抽離,對身心造成困擾,以致患憂鬱或自殺。
隻有學習觀察自己的正向思維和信念,才能讓自己從不斷重複的負向想法中抽離出來,進而產生正向動能。擁有α波優勢主導的專注腦波加上正向的價值觀,讓人成為專注的夢想家;擁有β波優勢主導加上正向的價值觀,則成為快樂的行動家。正向思維的確能引導我們擁有喜悅及豁達的快樂人生。
可見幫助人們建立正向的觀念,與腦波呈現狀態一樣重要。正向思維就像一道安全的防火牆,讓人們從此免於負向病毒的侵害,甚至可以從這些病毒中找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