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多人將病痛粗分為心因性病痛和器質性病痛兩種。認為心因性的病痛是由心理所產生的病症,不太容易檢查出問題的所在,用催眠協助效果較好;器官已經產生異變的器質性病痛,則運用現代醫學效果較佳。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無論何種病痛,如果能在服用藥物的同時,也一起改善與調整自己的信念與心情,病痛好轉的時間會縮短許多。
當患者通過催眠了解了疾病的因由以後,多數時候儲存於細胞記憶中的疾病能量,會因為被看到、被了解而得到釋放。然而我也發現,如果患者沒有調整自己的觀點與情緒,當下次遇到相似的問題時,相關的病痛還是會產生。如果患者可在病痛複發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往往病痛就又減輕了。
假設每個人的體內都有一個個記憶之門,而病毒、細菌或者情誌,就像一支支鑰匙一般,正因為我們有這些記憶之門,所以疾病的鑰匙能夠開啟這些門,進而產生疾病。我在催眠引導中協助人們打開了一扇扇記憶的門,引導表意識頭腦了解疾病的渴求。當心靈和諧時,身體也就得到了療愈。
二 催眠喚醒潛意識記憶,驅除病痛
一個具備正確觀點及催眠能力的催眠師,可以通過催眠引導人進入與疾病相關的關鍵問題中,了解情緒緣由,緩解情緒壓力,理解生命課題。多數時候,當潛意識被了解了,疾病就神奇地痊愈了。
所有催眠進行都是引發身體的自愈係統,這個自愈係統是每個人原本就具備的,隻是多數人不知道也沒學會應用。催眠師在整個工作中僅是扮演協助的角色,真正療愈病痛的是你自己。換言之,如果你本身沒有做好準備去麵對問題,協助者所能做的也僅是耐心地陪伴與等待而已。
運用催眠找到病痛想要傳遞的訊息,讓人們更快樂地生活,身體自然更健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通過催眠讓人們得到一個自己能接受的合理解答,問題可以暫時解決。我認為如果想要徹底解決疾病,則必須先知道病痛是潛意識傳達訊息的一種方式,隻有學習經常傾聽病痛的聲音,才能從潛意識訊息中真正解決核心問題。
專業催眠師應該擁有運用各類身心靈技巧的能力,協助人們找到問題的核心,運用自身的力量與智慧,解除與身心相關問題,得到身心靈的療愈。有些問題隻要協助者具備足夠的敏銳度,通過幾句簡單有效的問語,就可以深入問題核心,找到深藏在潛意識中的真實緣由。
人格心理學及NLP神經語言程序學中都強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催眠的進行會因為每個人的被催眠能力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這是一個無法量化、無法統一標準的專業學問,隻有因人施術、量身打造才能產生最好的效果,這也是催眠技巧之所以易學難精的緣故。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計算機,表意識是計算機中的可見信息,個體潛意識是儲存在計算機中的隱藏信息,而集體潛意識就像是在虛擬網絡中的所有信息。催眠如同一把開啟潛意識的鑰匙,可以通過身體這部計算機,讀取人體的硬盤及虛擬網絡中相關訊息。
我們可以將器官或病痛看成一個需要被了解與協助的孩子,與他對話,試著去了解他,並且給他鼓勵,是療愈技巧中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解鈴還需係鈴人,心病還需心藥醫。”這句中國古老的智慧之語,點出了病痛的解決之道,隻有由內探索病痛真實的核心,才能夠徹底解決疾病。催眠可以深入病痛隱藏的核心原因,喚醒潛意識防護機製,多數的病痛可以很快得到緩解。
隻有自己最清楚為什麼讓自己陷入絕境,也隻有自己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法走出困境。在進行心靈深層探索中,催眠師通常隻是那個陪伴在旁的提燈人,為你照亮心路,生命的掌控與決定權仍然歸你所有。
這幾年來我整合了許多方法,協助人們傾聽病痛的呼喚,解除病痛對他們的威脅,形形色色的案例讓我對宇宙和生命的奧秘讚歎無比。
三、善用催眠讓生活愉悅、身心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