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2 / 3)

商湯聽後覺得此人言語不凡,就向手下的人打聽伊尹的身世。手下人告訴他,伊尹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大學士,曾經做過莘國國王女兒的老師,後來莘國滅亡,伊尹逃到了商湯門下。伊尹有著遠大的抱負,對治國很有見解,而且對夏桀的暴行也很是不滿。商湯聽後大喜,馬上任命伊尹為右相。

在伊尹的建議下,商湯曆數夏桀的種種罪行,規勸那些被夏控製的部族反叛。接著,商湯對那些不聽規勸的部族出兵進攻,同時采取伊尹網開一麵的策略,給部族中那些有良知的人留條生路。商湯一時威名大振,得到了百姓的擁護。接著,商湯立下誓言,一定要打敗夏桀,為民除害。後來,夏桀在逃跑時死於南巢。

商湯在伊尹的輔佐下建立了商朝,定都於毫。伊尹製定了各種典章製度,他規定官吏要勤勤懇懇地工作,在職位上沒有業績就要受到處罰。因此,商朝建立後,官吏們人人遵紀守法,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商朝出現了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麵。

商代的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生活奢靡、貪圖安逸,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就在百姓怨聲載道之時,他采納了妲己的建議,以酪刑鎮壓人民,設炮烙以懲叛逆。他還隨意斬殺忠良、排擠功臣,整個朝廷被他搞得烏煙瘴氣。

紂王在身邊佞臣的諂諛下,生活越來越荒淫暴虐、肆無忌憚。朝政在他的“處理”下日益腐敗,郊社不修、宗廟不祭,而是終日以奇巧異能來博取妲己的喜悅。

周是當時地處商朝西陲的一個小屬國。周文王在位50年,推行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國力逐漸強大,他去世時天下三分已得其二,為滅商奠定了基礎。

接著,武王繼位,他對內重用賢良,繼續以薑太公為軍師,並用弟弟姬旦為太宰,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當其位,人才薈萃,政治蒸蒸日上。他還對外爭取聯合更多諸侯國,孤立商王朝,以壯大自己的力量。周武王隨時準備著抓住有利時機討伐紂王。

周武王為了了解殷商內部的情況,曾派一間諜去朝歌刺探虛實。

不久後,間諜回來報告說:“殷商不久就要出現混亂了。”

武王問:“為什麼這麼說呢?”

間諜答:“殷商國內奸臣勝過了忠臣。”

周武王聽後搖了搖頭說:“時機還未到。”

又過了一段時間,間諜回來稟報說:“殷商朝廷開始混亂起來了。”

周武王問:“混亂到什麼程度了呢?”

間諜答道:“賢德之人都已經逃到別的國家去了。”

周武王又搖了搖頭說:“還是沒有到最好的時機。”

幾個月後,間諜又向武王彙報說:“殷商的混亂已經很厲害了!老百姓都不敢有怨言了。”

武王聽後欣喜萬分地說:“時機終於到了。奸邪的人勝過忠良之士,就是暴亂;賢德之人紛紛出逃,就是崩潰;而老百姓不敢說抱怨的話,就說明殷商的刑罰殘酷到了極點。殷商的混亂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正是我們討伐他們的最好機會啊!”

於是,周武王挑選了一批精兵良將,與各諸侯約定甲子日出兵討伐商紂。紂王此時也派間諜膠鬲前來了解周武王的情況。膠鬲的可疑舉動很快就被周武王發現了,周武王對他說:“你回去稟報你家大王,我們將於甲子日到達殷都郊外,絕不會食言。”

膠鬲走後,天降大雨,軍隊行軍遇到了很大困難,有人向周武王請求道:“士兵們都已經很疲憊了,我們何不先停下來休息一下,等大雨停了再走呢?”

周武王說:“我已經告訴膠鬲,我軍將於甲子日到達殷都郊外,如果我們不能按時到的話,紂王一定會認為膠鬲欺騙他,這樣一來,膠鬲肯定會被處死,我讓軍隊加速行進,就是為了救膠鬲一命啊。”

將士們聽了武王的話後紛紛稱讚他是個重信義之人,全軍上下人人渾身都有了勁,部隊在甲子日按時抵達朝歌郊外。雖然殷商大軍早已擺好了陣勢,但殷商的士兵個個無心戀戰,他們早就不想給商紂這個昏君賣命了,結果,武王大軍勢如破竹,很快就占領了朝歌,殘暴的昏君商紂王走投無路被迫縱火自焚。

周武王進入朝歌以後,聽說當地有個德高望重的高人,便親自去拜訪,向他請教治國之道。武王來到後,那人對他說:“你知道殷商為什麼會滅亡嗎?如果想知道的話,明天中午你來的時候我再告訴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