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性計劃

由國家編製和下達的供企業參考的計劃。指導性計劃的特點是:不具有行政強製性。企業根據市場狀況、自身經濟利益和自身條件自行決策;具有間接性。通過運用經濟政策和經濟杠杆,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誘導企業按照國家計劃所規定的宏觀目標進行決策;國家可以根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適度調整經濟參數或相應調整計劃,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我國現階段,大量的國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集體所有製經濟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大量的商品的生產實行指導性計劃。指導性計劃是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有機結合的形式之一。

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有機結合的形式

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有機結合的形式大體上有三種:一是指令性計劃;二是指導性計劃;三是市場調節。市場調節,是由國家計劃劃出一定範圍,在這個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由價值規律自發調節。這種市場調節的範圍適用於大量的小商品的生產經營和服務性行業。國家主要通過政策法規和工商行政工作對這部分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管理,並通過經營商業的購銷活動參與市場調節。這種市場製也屬於計劃經濟的範疇,它不同於市場經濟單純的市場調節。

社會主義統一市場

指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製基礎上和在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管理下的、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方式、多條流通渠道和地區開放的全國整體市場。它是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形成的,主要特點是:以社會主義商業為主體,全民所有製商業居主導地位,個體、私營等其他形式的商業是必要的補充;在國家統一的計劃管理之下,為社會主義生產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務,體現的是社會主義經濟關係;經營範圍不是無所不包的;它是獨立自主的國內市場,並在國家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與國外市場交流。廣闊的農村市場也是其重要特點。它的形成能促進和調節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溝通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經濟聯係,繁榮市場,穩定物價,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作為市場體係,它還有待完善和發展。

市場機製

指由市場因素(如供求、競爭、價格)相互作用,推動經濟運轉的過程和方式。它反映了通過市場建立起來的經濟運動的每個組成部分之間、每個環節之間的互相製約關係和內在的有機聯係。資本主義的市場機製受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支配,在競爭、生產無政府狀態和價值規律的作用下運行。它反映了各種資本家集團之間各個企業之間相互競爭和相互製約的活動方式。每個資本家都離不開市場,但誰也不可能完全自覺地利用市場機製。社會主義社會的市場機製,是處在計劃經濟活動中起作用,並可以被人們自覺地利用。我國的“大計劃,小自由”,就是利用市場機製,克服單一計劃過分集中的弊病,在我國實現了多層次的經濟決策。這樣就充分發揮了經濟組織和經濟杠杆的作用,對搞活經濟、促進計劃經濟發展都是有利的。

市場功能

指市場發揮的作用。市場功能歸納為:①商流功能。市場是商品收購和商品銷售的場所。商品隻有通過市場得到社會的承認,才能實現所有權的轉移,實現其價值。②物流(實物流通)功能。這是指商品的運輸和儲存活動。通過市場銷售渠道的儲存、運輸業務來實現商品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移動,使商品源源不斷地從生產領域經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③服務功能。這是指為保證商流和物流的功能能夠順利進行所需要的各種輔助手段。如信息、金融、保險、商品的標準化以及各項服務活動。市場的這些功能是通過各個企業或個人的經濟活動來實現的,互相之間是製導的。任何一項功能如果發生故障,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市場機製的正常運行和市場調節作用的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