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對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關係的一種認識。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都是調節社會勞動在不同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的社會經濟運行調節手段。計劃調節是社會主義國家根據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用社會統一計劃對生產和流通進行調節;市場調節是社會主義國家根據價值規律的要求,在統一計劃指導下,按市場需要及其供求關係的變化而進行調節。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特征是計劃經濟,因此保證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是必要的。但是社會需要的產品品種繁雜,供需矛盾又經常變化,國家計劃不可能包置一切。要靈敏地、準確地反映市場的變化,就要利用市場調節的作用,及時調整產供銷的矛盾,滿足社會需要。如果隻強調計劃調節,否定市場作用,就會受到客觀經濟規律的懲罰,不可避免地產生管理過分集中,統得過死,甚至會造成比例失調,以致延緩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在社會主義經濟中,我們要把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正確地結合起來。
宏觀經濟政策
指國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計劃、戰略和社會經濟運行出現的各種矛盾而製定的調節宏觀經濟變量的基本原則和方針。宏觀經濟政策確定了宏觀經濟變量的運動方向,是參數調節的重要依據,是使社會經濟協調運轉,實現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工具。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分配政策、產業政策等等,每項宏觀經濟政策對社會經濟運行影響的範圍、程度、速度不同,它們相互製約、相互聯係構成一個政策體係。
雙緊政策
指國家在宏觀調節過程中對於財政和金融兩方麵同時采取緊的調節措施。緊的調節措施是相對於鬆的調節措施而言的。一般講,凡是促使銀根抽緊的措施都屬於緊的調節措施,而凡是促使銀根鬆動的措施都屬於鬆的調節措施。緊的調節措施包括緊的財政調節措施和緊的金融調節措施。前者是指增稅,減少財政支出等措施;後者是指提高利息率,縮小信貸支出等措施。鬆的調節措施包括鬆的財政調節措施和鬆的金融調節措施。前者是指減稅,增加財政支出等措施;後者是指降低利息率,擴大信貸支出等措施。在宏觀調節中,我們可以采取財政調節和金融調節的雙鬆政策,也可以采取財政調節和金融調節的雙緊政策,還可以采取財政調節和金融調節的鬆緊配合政策,即鬆的財政調節和緊的金融調節互相配合或者緊的財政調節和鬆的金融調節相配合。一般情況下,雙鬆政策或雙緊政策容易使政府的調節過於猛烈,可能產生矯枉過正的情況。因此雙鬆政策或雙緊政策隻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可以采用。我國在經濟改革過程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在治理整頓期間采取了雙緊政策,在實施雙緊政策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注意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防止副作用的產生。
經濟手段
指按照經濟規律的要求,通過調整人們的經濟利益來實現國民經濟宏觀和微觀管理的方法和途徑。主要包括:價格、稅收、投資信貸、利率、財政補貼、工資、獎金和經濟處罰等。經濟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紀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等共同構成國民經濟管理手段體係。以經濟手段為主管理經濟是按經濟規律辦事的客觀要求,但同時不能偏廢其他手段。應該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結合運用。
經濟杠杆
指國家或經濟組織依照經濟規律的客觀要求,以物質利益為媒介,調節經濟活動,引導經濟運動朝著預定目標發展的一種工具。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經濟杠杆采取價值形式,如價格、信貸、稅收等等。經濟杠杆的特點是:經濟利益的直接性;市場機製的調節性;作用的關聯性。它對社會經濟生活有如下功能:對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動具有導向性;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激發社會主義經濟的內在動力;調節再生產內在比例關係和國民經濟結構。
經濟運行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