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文書寫作(2)(2 / 2)

這種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的調查,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地調查

調查人直接深入到調查對象所在地所進行的調查。這種調查通過直接接觸調查對象,能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和大量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是保證調查成功和取得正確結論的基礎和前提。方法主要有:現場考察,個別走訪,開調查會,直接對話,書麵調查等。

社會調查

就某一時期、某一地區、某一社會問題,社會現象、社會動態、社會反映所作的調查。社會調查通過對某類社會問題的調查和分析,透過一般社會現象,發掘社會生活的內在聯係及其規律性,為製定正確的政策和實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主要方法有:親自走訪、派調查組、通信調查、抽樣調查、查閱有關資料等。

綜合調查

對某一調查對象進行多方位、多側麵的全麵考察,或是就某一問題選擇同一類型的若幹個調查對象進行的整體性調查。綜合調查的目的:一是把握調查對象在全局中所處的地位,同時取得對調查對象的全麵認識。二是通過對調查對象的綜合調查,獲得由此及彼、觸類旁通的多方麵知識。

全麵調查

也稱“普查”。是一種對調查總體中所有單位進行一次性調查的工作方法。主要特點是涉及麵廣、準確度高、時效性強、工作量大。開展全麵調查要求調查口徑一致,規定統一的調查項目和標準時間,對調查單位不可隨意疏忽遺漏。全麵調查的內容包括:組織專門機構和訓練隊伍;製定或頒發普查方案;填報普查報表;彙總、分析普查資料;總結普查工作。

非全麵調查

對調查總體中的一部分進行調查的調查方法。如典型調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專項調查等。非全麵調查是同全麵調查(即普遍調查)相對而言的。具有簡便易行、靈活機動、涉及範圍小、投入力量少、收效快、取得成果及時等特點。

公文語體

適用於公務活動的公文語言運用體係。公文語體的內容特點是:簡明、準確、平實、莊重。達到公文語體內容要求的主要手段是:詞語運用、語法修辭運用、章法結構運用。

電報文體

①電報的語言體式。主要特點是以極其簡短的文字表達豐富的內容。如《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祝賀內蒙古自治區成立40周年的電報》。②對公文寫作語言的一種規範要求。主要是指行文簡短、精練、明確。

公文文氣

公文內在的邏輯力量和外在的表現形式。內在的邏輯力量指公文內容所體現出的指導性、約束力、權威性。外在的表現形式指字句章節的順口合拍、語氣的恰當得體、文勢的生動有力等。公文寫作注意文氣,可增強公文的表達效果。

公文文風

公文的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所體現出來的特點和特色。無產階級政黨的公文寫作,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文風,即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做到思想內容的深刻和表現形式完美的統一。

公文筆法

公文寫作的技法和特點。內容一般包括:公文的立意、結構布局、語言運用等方麵的特點。

條款式

用分列若幹條款的方法表述公文主要內容的一種寫作形式。可使公文表述清楚、明晰、有條理。章程、條例、規定、辦法、細則、計劃等公文文種多采取這種形式。

敘述

把人物的經曆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有次序地表現出來的語言表達方式。公文運用敘述的作用是:介紹人物的經曆和事跡;交代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提供議論說理的論據。敘述的方法主要有:①順敘,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②平敘,平列地敘述兩件以上在同時異地發生的事件;③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突出的片斷提到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④插敘,在敘述的進行中插入另一段敘述;⑤補敘,補充或解釋原來敘述中的某些部分內容。敘述的角度有:第一人稱敘述、第三人稱敘述。公文對敘述的主要要求是:脈絡清楚,交待明白,詳略得當,人稱得體。

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