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清除心中的憂慮(2 / 3)

應用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已經去世幾十年了,如果他今天還活著,聽到這個解決最壞情況的公式的話,那必定會大加讚同而且積極推廣。他曾經告訴他的學生說:

“要願意承擔這種情況……能接受既成事實,就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個步驟。”

這一說法非常正確。你能在心理上發揮出新的能力。當人們接受了最壞的情況之後,就不會再損失什麼,這也就是說,一切都可以尋找回來。在麵對最壞的情況之後,威利斯·卡瑞爾告訴我們說,我馬上就輕鬆下來,感到一種好幾天來沒有經曆過的平靜。接下來我就能冷靜地考慮怎麼辦了。

他的說法不無道理,可是現實中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憤怒而毀掉自己的生活。因為他們拒絕接受最壞的情況,不肯由此作出改進,不願意在災難之中盡可能救出點東西。他們不但不重新構築自己的財富,還“與經驗進行了一次冷酷而激烈的鬥爭”,最後卻成為頹喪情緒的犧牲者。

解讀這一公式。

發掘自己的強項,是否有奇妙的公式呢?你是否願意看看其他人怎樣利用威利斯·卡瑞爾的奇妙公式來解決問題呢?好!下麵就是一個例子。有一位紐約的石油商,他曾是拿破侖·希爾班上的學生,他有過這麼一件事:

我被勒索了,我不相信會有這種事情,可現實告訴我,我真的是被勒索了。經過是這樣的:

我主管的那個石油公司有好幾輛運油的卡車和很多司機。在那段時期,物價管理委員會的條例管製得很嚴,我們所能送給每一個顧客的油量也都有限製。可是好像有些運貨員減少了我們固定顧客的油量,然後再把偷下來的賣給別的顧客,我對之卻一無所之。

一天,有位自稱是政府調查員的人來看我,跟我索取紅包。他說他手掌握著我公司運貨員舞弊的證據並威脅我說,如果我不答應的話,他將把證據轉給地方檢察官。至此,我才發現公司裏的這些不法的買賣。

當然,我知道我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因為這和我個人無關。隻是我也知道法律規定,公司應該為自己員工的行為負責。還有,我知道萬一案子打到法院去,上了報,這種壞名聲就會毀了公司的生意。我對自己的事業充滿信心,因為是我父親在二十四年前打下的基業。

我因此事急出病來,三天三夜不吃不睡。我一直在那件事情裏麵打轉。我是該付那筆錢——五千美元——還是該跟那個人說,你愛怎麼幹就怎麼幹吧。我猶豫不決,竟做起噩夢來。

直到後來,我碰巧拿起一本叫做《如何不再憂慮》的小冊子,這是卡耐基公開演說的教程。我開始閱讀,讀到威利斯·卡瑞爾的故事,裏麵教我:“麵對最壞的情況”。於是我問自己:如果我不肯付錢,那些勒索者把證據交給法院的話。

答案是:“最壞就是毀了我的生意。我不會被關起來。所可能發生的,隻是我會被這件事毀了。”

於是我對自己說:“好了,即使生意毀了,但我在心理上可以接受這點,接下來怎麼辦呢?”

我的生意毀了之後,大不了再找份事做。這也不壞,我對石油知道的很多——有幾家大公司可能會樂意雇用我……我開始覺得好過多了。三天三夜來,我的那份憂慮開始消散了一點。我的情緒不再焦慮了……意外地,我居然能夠思考事情了。

我考慮後清楚地知道該做的第三步——改善最壞的情況。就在我想到解決方法的時候,一個全新的局麵展露在我的麵前:如果我把整個情況告訴我的律師,他可能會找到一條我一直沒有想到的路子。我知道這乍聽起來很笨,因為我起先一直沒有想到這一點,隻是一直在擔心。我馬上打定主意,第二天清早就去見我的律師,然後我接著上床,安穩地入睡了。

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二天早上,我的律師叫我去見地方檢察官,把整個情形告訴他。我果然照他的話做了。當我說出原委之後,出乎意外地聽到地方檢察官說,這種勒索的案子已經連續好幾個月了,那個自稱是“政府官員”的人,實際上是警方的通緝犯。當我為了無法決定是否該把五千美元交給那個職業罪犯而擔心了三天三夜之後,這番話真使我如釋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