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毛澤東第五次來安源,和蔣先雲、朱少連等人分析安源鬥爭形勢,一致認為罷工時機已經成熟,接著又召開黨支部會議,研究罷工方案。
由於粵漢路正處在準備大罷工的緊張時刻,以及湘區黨其他急迫工作,毛澤東不能留在安源親自指揮罷工。他回到長沙後,派劉少奇到安源協助工作。在罷工的前一天,毛澤東又給安源的黨組織寫去一封指示信,提出“哀兵必勝”的策略,指出一定要以最打動人心的口號,鼓勵全體工人做義無反顧的鬥爭;同時再三強調,必須爭取社會上最廣泛的同情,以孤立敵人。9月14日,罷工開始,全礦區張貼了最醒目的標語:“先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他們發表了罷工宣言,宣言簡短有力,完全是用工人自己的語言寫的:
“各界的父老兄弟姐妹們嗬!請你們看:我們的工作何等的苦嗬!我們的工錢何等的少嗬!我們時時受人家的打罵,是何等喪失人格嗬!我們所受的壓迫已經到了極點。所以我們要‘改良待遇’、‘增加工資’、‘組織團體——俱樂部’。”
“現在我們的團體被人造謠破壞;我們的工錢當局積欠不發,我們已再三向當局要求,迄今沒有圓滿答複,社會上簡直沒有我們說話的地方嗬!”
“我們要命!我們要飯吃!現在我們餓著了!我們的命要不成了!我們於死中求活,迫不得已以罷工為最後的手段。我們要求的條件下麵另附。”
“我們要求的條件是極正當的,我們死也要達到目的。我們不作工,不過是死!我們照從前一樣做工,做人家的牛馬,比死還要痛苦些,我們誓以死力對待,大家嚴守秩序,堅持到底!”
“各界的父老兄弟姐妹們嗬!我們罷工是受壓迫太重,完全出於自動,與政治、軍事問題不發生關係的嗬!請您們一致援助!我們兩萬多人餓著肚子在這裏等著嗬!”
宣言提出了十七項要求,主要是承認工人俱樂部的合法權利,保證工人的禮拜休息,病、喪、婚假和因公傷亡等福利權利,以及職工、工頭等不得毆打工人、改良生活待遇,增加工資等。
罷工當天,工人們都看到了罷工宣言和十七條要求。幾天後,長沙的報紙也刊登了安源罷工的消息以及這個宣言與條件的全文。
俱樂部的宣傳工作在爭取罷工勝利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連前來鎮壓罷工的不少士兵也改變了態度,同情起罷工工人了。
在領導安源工人罷工過程中,毛澤東從當時的工人實際水平和社會現實出發,提出“哀兵必勝”的策略,充分利用宣傳輿論的作用,調動了工人們的積極性,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輿論的支持,為罷工勝利爭取了廣大的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