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亮出蠶食的撒手鐧(1 / 3)

在你不清楚對方實力之前,千萬不要輕舉妄動,因為你的麵前可能到處都是對方布下的陷阱,這是所有覬覦權力者銘記在心的一條法則,這個法則告訴所有敢於踏入,奪權,這個雷區的人們,要麼你示弱退讓,要麼你找個能幫助你的人,能與你同舟共濟的人或者有用的工具,要麼你有著超乎尋常的本領可以誘惑別人,否則,任何插足最高統治權力鬥爭的人都將墜入地獄,很多時候,這是一種與虎謀皮的遊戲,作為遊戲弱勢的一方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即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將對手的警惕性,戰鬥性侵蝕掉,最後全線出擊消滅強勢的一方,1.在敵人麵前要低調——司馬懿取代曹氏的手段統兵將領的權力比較大的時候,就得提防掌權者對自己的猜疑,必要的時候要弄虛作假,這樣才能躲過掌權者的打擊。三國時期的司馬懿為了躲過曹爽的打擊,便裝瘋賣傻,讓他相信自己毫無才略,然後趁曹爽放鬆警惕的時候,一舉消滅了曹爽勢力。

司馬懿一開始便將自己裝扮成這場政治鬥爭的弱者形象,成功地迷惑了曹爽。曹爽曾派人向皇帝上了一份奏章,大致內容是:“我那死去的父親曹真,侍奉了三朝,曾經做過宰相,出征則為上將。先帝認為我是重臣的後代,提拔獎勵我作為國家大臣,與太尉司馬懿一起接受遺詔,雖然,我隻有一個空的名聲,但這個職務對我來講已經很高了。不過,司馬懿則不一樣,他能力很強,因此,我個人認為司馬懿應該擔任更高的官職。我建議讓司馬懿擔任太傅,並且賜給他九錫(一種無上的榮譽),這樣才可以顯示陛下愛惜人才的心情啊。”皇帝看到這個奏章後,很快就同意了曹爽的建議。

曹爽得到皇帝的詔書後,高興地來到司馬懿的府中,宣讀完詔書後,陰笑著對司馬懿說:“這是曹某向天子舉薦的。你榮升太傅,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是多麼榮耀啊。”司馬懿看看曹爽身後的謀臣,便明白了八九分:這分明是他的智囊團的點子,明升暗降,架空我,奪我的兵權,還讓我說不出什麼,好陰險的一著棋。

可司馬懿心裏這麼想著,臉上還得堆著笑容說:“哎呀呀!大將軍實在費心了,說什麼榮耀不榮耀的,功名利祿對我還有什麼用呢?我都已經是快七十歲的人了,這一生掃南征北,問心無愧。不論是太尉還是太傅,我都不想當了,隻想做個侯爺,在家抱抱孫子,頤養天年。”

“那怎麼行?”曹爽嘴裏這麼說著,心中卻樂開了花。

“怎麼不行?大將軍可曾知道南方有鳥叫鵷鵮嗎?”曹爽一怔,隨即說:“那不是很漂亮的鳥嗎?明公喜歡那鳥,我可以派人去為你捕捉。”

司馬懿看著曹爽不學無術的蠢樣,忍不住掩嘴竊笑。曹爽身邊的謀士也覺著掃興,直向曹爽使眼色。可曹爽哪裏知道司馬懿話中有話呢?原來,司馬懿的話裏含著這樣一個故事:莊子的朋友惠施做了梁國宰相,他擔心莊子的學問和名望都超過自己而跟自己搶這個位子,便下令抓捕莊子,卻一直沒有抓到。過了一段時間,莊子主動來到惠施府上對他說:“你知道嗎?南方有種大鳥,叫鵷鵮。它從南方飛往北方時,隻有遇到梧桐樹才肯歇腳;隻有幹淨的竹米它才吃;隻有清甜的泉水它才喝。當它在藍天飛翔時,地上有隻貓頭鷹,正在吞食一隻腐爛生蛆的死鼠。貓頭鷹見鵷鵮飛來,嚇得魂不附體,生怕它撲下來搶走腐鼠,便裝腔作勢地大聲吼叫。其實,鵷鵮才不在乎貓頭鷹的食物呢。”司馬懿說鳥意在罵曹爽,可是這個曹爽被罵了竟然還不知道,司馬懿見對方草包一個,心中的火氣便消了大半。為了顧全大局,穩定魏國局勢,他就裝作高興,接受了詔命。

送走曹爽後,司馬懿的兒子有些不滿地說:“曹爽乃無知小兒,現在借魏主欺負父親,父親怎麼就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呢?”司馬懿不以為然地說:“國家換了皇帝,怎麼能夠再出內亂呢?何況,這明明是升遷,怎麼能說是欺負?”他的兒子大聲爭辯說:“這是什麼升遷?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明升暗降。給你個空名,收走你手中的實權,讓你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司馬懿還是笑笑說:“我何嚐不知?聾子的眼睛可不是擺設吧?我看到一個膿包,但還未紅腫熟透,不好強破;我看到一棵病樹,但還未完全枯死,便不可強摧。神醫治病,妙在一針;時間療疾,妙在一字,就是忍!”他的兒子情緒激動地說:“又是忍,你忍了一輩子,還沒忍夠?”這時,司馬懿仍然不緊不慢地說:“哈哈哈,我是忍了一輩子,卻成功了一輩子。哪次難堪的忍受,都有輝煌的回報,我為什麼不忍?忍,有時是最高明的指揮家運用的最高明的鬥爭藝術,可以麻痹對手,迷惑對手,消耗對手。對此,為父曾不止一次地告誡你們‘忍’字是法寶,處世不可忘。要該忍則忍,綿裏藏針;當斷則斷,利刃斬麻。”司馬懿滔滔一席話,道出自己一生的行為準則和勝利法寶。

司馬懿麵對曹爽咄咄逼人的進攻,逐步退縮自己的防線,把自己隱藏了起來。曹爽看到向司馬懿宣讀詔書時,司馬懿不僅沒有爭鬧,還讓自己的兒子也辭去了官職,覺得好不得意。曹爽想:看來,司馬懿年老誌衰,知道不是我曹氏的對手,老老實實安身立命,還算有自知之明。曹爽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於是經常帶著家將、門客出外打獵,有時幾天不回城,他的弟弟以及門客都勸他說,幾天不回城,恐怕會有人發動兵變。曹爽笑道:“軍權在我的手裏,司馬懿又在家養病,有什麼可怕的?”後來,曹爽的弟弟曹羲求大司農桓範勸勸曹爽,曹爽聽了,才多少注意了一些。

然而這個時候出了一件事情,陡然間讓曹爽緊張起來,重新引發了他對司馬懿的猜疑。原來,吳兵分三路進犯魏國。曹爽本來就不擅長帶兵打仗,麵對強敵,他毫無辦法。皇帝一著急,讓人把司馬懿請來了,並拜司馬懿為征南大都督,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出城送司馬懿統兵出征。不足一個月,司馬懿隻一仗就打退了東吳之兵,凱旋還朝。司馬懿的這個戰功讓曹爽很是不放心。

司馬懿當然察覺到曹爽的猜疑心理,他認為,消除曹爽的猜忌心理的最好辦法便是趕緊收斂住自己的行為。一個月後,司馬懿便上奏折說:“最近我身體越來越差了,這兩天受了些風寒,感覺肺腑都快爛了,日夜咳嗽,甚至還吐血,我想我是快不行了,懇請陛下讓我安心地在家裏離開人世吧。”皇帝被司馬懿說動了,批準了司馬懿的請求。

曹爽有些將信將疑,過了幾個月,他帶上禮物假惺惺地登門探望司馬懿。司馬懿沒有料到曹爽會來府探望,忙讓婢女攙扶著起身迎接。曹爽見狀,忙疾步過來,親切地抓著司馬懿的手,皮笑肉不笑地說:“太傅怎麼說病就病了?既是病了,告假休養幾日也就是了,何必告退了呢?你這一退,朝中大事我還和誰商議呀?”說著竟擠出幾滴眼淚,還命隨從拿出一個精致的錦匣,說:“這是我專為太傅精選的五石散,服了可增強體力,延年益壽,我們都希望你長壽百年。”司馬懿隻是一個勁兒地打著“哈哈”敷衍曹爽,同時,還總是假裝搖搖晃晃地走路,以至於曹爽都不得不攙扶一下,這下曹爽有些相信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曹爽突然又想起了司馬懿,他仍然沒有放心這個老奸巨猾的老頭子,於是他讓一個即將去外麵做官的心腹李勝假借到太傅府上辭行,趁機察看司馬懿的動靜。李勝來到太傅府,隻見司馬懿麵容憔悴地躺在床上,由兩個丫鬟扶著,才勉強撐起身來。李勝急忙說:“我是李勝,多日忙於公務,無暇來看望太傅,想不到太傅竟病成這樣。”他拿出一包藥說:“我這裏求得一味可以救命的藥,請太傅服用。”隻見司馬懿氣喘籲籲地說:“你想用藥?用什麼藥?老朽病了這麼久了,家中可以開藥鋪啦。”李勝見他耳背眼花,強忍住笑說:“太傅,我不用藥,是給你老送藥的。我要去青州上任了,特向您來辭行的!”司馬懿含混地說:“你要到並州?你怎麼能到那個鬼地方去受罪呢?那裏挨著朔方胡地,太亂,你要小心才是。”李勝說:“是青州!”司馬懿說:“你從並州來?”李勝又說:“是山東青州。”司馬懿大笑道:“你剛從並州來?”李勝最後借用紙筆,將“青州”二字寫在紙上,司馬懿看了好一會兒才說:“原來是青州哇,我病得耳聾眼花了,刺史路上保重吧!你年富力強,大有前途,魏國將來全靠你們了。可惜呀,我已經危在旦夕,你這一走可就再也見不上麵了,咳……”說完,司馬懿用手指指嘴巴,丫鬟捧上湯水,司馬懿借她們手喝了,湯水還灑了一衣襟。最後,他流著淚對李勝說:“我年老力衰,活不了多久了,剩下兩個兒子,要托曹大將軍照顧,請李刺史在曹將軍麵前多多美言。”說完指指兩個兒子。

李勝走後,司馬懿突然披衣起床,對他的兒子說:“李勝回去必定要跟曹爽說,他不會再懷疑我了,我們可以采取進一步行動了。”

果然,李勝馬上把自己在司馬懿府上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彙報給了曹爽,曹爽聽後大喜說:“這老家夥一死,我就什麼也不怕了。”第二天,曹爽上朝麵君說:“初九是光帝的祭日,到時候我請陛下出城祭陵,之後一齊去打獵,君臣同歡,請陛下定奪。”皇帝不敢得罪曹爽,隻得答應他。

消息傳到司馬府,司馬懿大喜。他連夜把所有心腹都召集起來說:“今夜請大家來,是商議一件保國除奸的大行動。明日初九,曹爽要隨皇上出城去祭陵打獵,這是鏟除欺君霸主之輩的好時機。我請來各位大人,就是希望一起為國分憂解難,下麵我來布置一下任務。”司馬懿說:“由我直接去拜見郭太後,爭取得到她的同意,由她下旨懲辦曹爽,其餘人馬分成兩路,一路守住曹爽死黨進出的通道,另一路則控製京城各個城門,最後再派人前去曹爽和皇帝打獵的地方宣讀郭太後的懿旨。”司馬懿把主要任務布置好以後,強調了一句:“今夜任何人不得擅自離府,違令者立斬。”

第二天早晨,天陰沉沉的,下著大雪。曹爽同自己的親信率領禦林軍,跟隨皇帝的龍輦,浩浩蕩蕩地出了皇宮,徑奔南門。等曹爽人馬前腳一出城,司馬懿後腳便下令關閉四麵城門,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城門。同時司馬懿全身披掛,和部下直接前往永寧宮,緊急參見郭太後。這個郭太後被曹爽軟禁在永寧宮裏麵,對曹爽也非常惱怒,所以當司馬懿對她說:“曹爽奸邪亂國,背棄先帝托孤之恩,把持朝政,結黨營私,圖謀不軌,因此,我要求您下旨免去曹爽的官職,以防不測。”太後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司馬懿的建議,她說:“太傅憂國除奸,我十分敬佩,就請太尉和尚書令一同依此表章草詔,交黃門官出城遞交皇上吧。”

那邊打獵的曹爽正在興頭上,突然聽到有人來報告說:“城中有變,太傅有表!”曹爽大吃一驚,當他看到經太後同意後遞交上來的奏章後臉色都變了。這時,他的謀臣給他提出建議說:“洛陽是回不去了。大將軍何不請天子駕幸許都,然後調集四方之兵,討伐反賊司馬懿?”也許是上天有意要幫助司馬懿,曹爽居然沒有聽取這個最有建設性的意見,他優柔寡斷地說:“可是,我等兄弟的家眷都在城中,怎能不管不顧而投許都呢?”這時司馬懿早就安插在曹爽身邊的兩個侍衛趁機進言說:“太傅隻是因為將軍權力太大了,隻要您交出兵權,就可以無事了。”似乎商量好了似的,司馬懿此時派曹爽的親家過來傳話說:“司馬懿指著洛水發誓,隻要大將軍交出兵權,就可以馬上回府,我這裏有司馬懿的手書。”曹爽聽到這些後,做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舉動,他把代表軍權的印綬往桌案上一丟,然後無可奈何地說:“唉,此乃天數也。我不起兵,也不做官了,就做個富家翁過清閑富足的日子吧。”

曹爽想得太天真了,司馬懿從他手中奪取了兵權後,就沒再給曹爽任何機會。當曹爽灰溜溜地回到自己府上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幾個兄弟以及他們的家眷都在這裏,他感覺氣氛有些不對,疑惑地說:“我看不對呀,怎麼把我和幾個弟弟以及他們的家眷都接到這裏啦?會不會是……”他的擔憂是正確的,司馬懿已經考慮將曹爽一族徹底鏟除了。過了幾天,司馬懿便成立了專門審理曹爽謀逆罪行的班子。這難道還要審理嗎?不久,曹爽的所有罪名都成立,司馬懿這下有了真正的理由,他一聲令下,曹爽一族男女老少一個不剩地全被殺掉,可憐曹爽到死也沒想到這個快要“死”的糟老頭子為何能將自己輕易地送上斷頭台。

2.巧用美人的魅力——王允連環計殺董卓東漢末年,董卓利用宦官專權亂政的機會控製了東漢朝廷,他憑借呂布的武力作為後盾,隨意殺戮大臣,篡位之心日益增長。麵對這樣一種局麵,對朝廷忠心的大臣都憂心忡忡,可是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對付董卓的虎狼之師。

這時,一個名叫王允的大臣開始了他精心設計除掉董卓的計劃。那麼如何才能幹淨利落地除掉董卓而又不至於傷害到自己呢?王允用到一個人,她就是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貂蟬。一天晚上,王允拄著拐杖來到自家的後園,他一想起國事,便仰天歎息,偷偷落下了老淚。忽然聽到一個亭子的邊上也有人短歎,便偷偷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原來是府中的一名女子在歎息。他眼前一亮,計策便全有了,但是如何說服這名女子願意為自己的計策獻身呢?

抱著這種想法,他故意對這名女子大聲喝道:“小賤人,是不是有私情,否則為何深夜長歎?”當這名女子回頭時,王允才看出原來她是貂蟬,她從小被選入府中,教以歌舞,此時年紀剛滿十六,色藝俱佳。王允的嗬斥聲嚇得她趕緊跪下回答說:“我怎敢有私情?不過近來看見大人終日愁眉不展,想必是為國事擔憂,又不敢過問。剛才又見大人為了國事仰天長歎,所以我才為大人歎息。想我承蒙大人提攜,以親女相待,這個恩情雖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如果有用到我的地方,萬死不辭!”聽貂蟬這麼一說,王允暗自竊喜,但不能就這麼輕易地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因為這關係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必須得讓貂蟬心甘情願地去完成這項任務。王允想到這裏,便展示出他懇切的姿態,他馬上將貂蟬帶到自己的房中,把閑人一概遣出門外,並把貂蟬扶到上座,他自己則叩頭便拜,這一招果然靈驗,貂蟬一看這個陣勢,嚇壞了,她大驚失色地伏在地上說:“大人怎麼能這樣做呢!”王允淚流滿麵地說:“你要可憐漢朝江山和老百姓!”這下堅定了貂蟬為王允赴湯蹈火的決心,她哭著說:“不是說過嗎?如有用到我之處,我將萬死不辭。如果有背叛大人之處,我將不得好死。”王允得到這樣的答複,覺得可以信任貂蟬了,於是他開始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原來王允想讓貂蟬充當離間董卓和呂布父子的角色,一方麵將貂蟬許配給呂布,另一方麵卻又將貂蟬送入董卓府中,借以挑起董卓與呂布兩人的內訌,最後借呂布之手殺掉董卓。

在王允與貂蟬密謀的第二天,王允將自己私藏的幾顆明珠,嵌造了一頂金冠,派人秘密送給呂布。呂布非常高興,親自來到王允府上致謝。王允於是設宴招待,殷勤獻酒,酒至半酣,王允下令叫貂蟬出來敬酒。隻見侍婢扶著貂蟬出來,呂布一見,驚為天人,急忙問王允:“這是誰家女子?”王允不慌不忙地說:“這是小女貂蟬,敬仰將軍大名,因此出來與將軍見一麵。”貂蟬按照王允事先布置的那樣,打扮得如天仙一般,分外妖豔,並使出渾身解數,獻酒獻媚,與呂布眉來眼去,搞得呂布神魂顛倒。王允一看機會來了,便裝著喝醉酒的樣子招呼貂蟬過來說:“孩兒,將軍是當世英雄,你就與將軍把盞,痛飲幾杯吧。我家的前程全靠將軍了!”

聽王允這麼一說,呂布乘機請貂蟬入席共飲。貂蟬害羞,假意矜持不願坐下來,這時,王允又說:“將軍是我的至友,孩兒,你不要那麼拘束。”貂蟬於是與呂布相對而坐。王允對呂布說:“將軍,你是我最崇拜的英雄,也是最好的朋友,現在有一句話冒昧說出,我想將小女送與將軍,來個親上加親,不知將軍願意嗎?”呂布一聽,心花怒放,馬上離席作揖謝道:“如果能夠這樣,我當效犬馬之勞。”隨即“咚”的一聲跪下:“嶽父大人在上,請受小婿一拜。”王允說:“日後選定一個良辰吉日,送小女到府上。”呂布歡喜無限,偷眼看看未婚妻,貂蟬亦秋波送情,把呂布弄得如醉如癡。筵席結束後,王允還煞有介事地對呂布說:“本想留將軍睡在我的府上,但是又怕董卓太師起疑心,所以不敢強留了。”呂布不好說什麼,隻得拜謝回去。

王允果真是為了巴結呂布才將貂蟬送給他的嗎?肯定不是,因為就在王允答應將貂蟬嫁於呂布後沒有多久,王允在朝堂上趁呂布不在側,伏地拜請董卓說:“下臣想請太師明天到舍下飲杯酒,不知您意下如何?”董卓見他如此真誠相請,慨然允諾。第二天中午,董卓按時赴宴,王允如法炮製,將貂蟬獻與董卓,董卓再三稱謝。王允立即命人備戰車,先將貂蟬送到太師府去,董卓亦起身告辭,王允又親送董卓直到相府。

在回家的路上,王允遠遠地就看到了呂布騎馬過來,他趕緊裝著偶然相遇的樣子,笑嗬嗬地對滿臉怒氣的呂布說:“真巧啊,在這裏遇到將軍了。”呂布這個莽夫哪裏知曉那麼多,他一把揪住王允,厲聲問:“司徒既然把貂蟬許配給我,今晚又送給太師,是否拿我開玩笑?”王允急止住他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請到寒舍去。”

呂布跟王允到家,進入後堂,王允不緊不慢地對呂布說:“將軍,你錯怪老夫了。昨天,太師在朝堂上對我說,有事要到我家談談。在閑談過程中便問我:聽說你有一女,名叫貂蟬,許配了我兒呂布,我想見一見這個未來的兒媳婦。太師的要求我當然不敢拒絕,便叫小女出來拜見公公。但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我要帶媳婦回府去與奉先成親,將軍你想,我哪裏敢違背太師的旨意啊!”呂布果然上當,他立刻謝罪說:“我一時魯莽,錯怪了丈人,改日再登門謝罪。”說完便匆匆回府去了。

呂布從王允府上回去後,熬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他興衝衝地來到董卓府上,沒想到得到了一個讓他萬分沮喪的消息,董卓的侍妾告訴呂布說:“昨夜太師與新人貂蟬共寢,至今尚未起床。”呂布大怒,潛入後房窺探。呂布的一舉一動早就讓貂蟬看在眼裏,她便故意把眉頭一鎖,裝出憂愁的樣子,而且還掏出手帕來不停地抹眼淚。這讓呂布站立不安了,他火急火燎地闖進董卓的內室,此時董卓已經坐在中堂吃早餐了,他見了呂布就問:“外麵沒發生什麼事吧?”呂布隨便答道:“沒有。”便侍立董卓身旁,偷眼向簾內張望,見貂蟬在簾內若隱若現的,露出半臉,向呂布媚目送情,弄得他魂不守舍。董卓見此情景,心中疑惑,揮手把呂布趕走了。

這是貂蟬依照王允吩咐進行的第一幕精彩表演,不久,她又搞了一場天才的演出。

一天,董卓突然得了小病,貂蟬衣不解帶地服侍左右,董卓更加喜歡。有一天,呂布入內向董卓問安,貂蟬在床後探出頭來望呂布,以手指心,又指指董卓,不停地抹眼淚。呂布見狀,滿懷悲恨難言,剛好董卓睜開蒙矓雙眼,見床前站著呂布,目不轉睛地望著床後貂蟬,即大聲罵道:“畜生,你想調戲我的愛姬嗎?”連忙讓左右將呂布趕出,並宣布呂布今後不準入堂。呂布恨恨地回去了。

如果呂布不能進入董卓的後堂,貂蟬就沒有辦法再接觸到呂布了,不過貂蟬什麼時候都能找到勾引呂布的時機,因為她知道呂布是不會對她死心的。不久,呂布便借董卓上朝與漢獻帝談話的時候,乘機出門,上馬來到了董卓的府中,貂蟬一見呂布,便覺得這場戲該到高潮了,她急忙說此地說話不便,叫他先到後園的鳳儀亭去等待。

呂布等了一會兒,方見貂蟬翩翩而來,一見麵,貂蟬就哭著對呂布說:“我雖非王司徒親女,但待如己出,自許配將軍,覺得已償平生之願,誰知太師存心不良,將我奸汙,我恨不早死,隻因未與將軍見一麵,故含垢忍辱,今幸見了將軍,死亦無憾了,我願死在君前,以明我誌。”說罷即手攀曲欄,欲向荷池跳去。呂布慌忙將她抱住,也哭著說:“我知道你的心很久了,隻恨沒有機會接近。”貂蟬說:“我已度日如年,望你及早把我救出去。”呂布忽然遲疑了一會兒對貂蟬說:“我是偷偷出來的,恐怕老賊起疑心,還是趕快回去好。”說罷提戟想要走。貂蟬又自怨自艾地說:“我在深閨就聽說你的名聲,以為是當今大英雄,誰知反受他人的製約,膽小如鼠。”貂蟬一席話說得呂布滿臉羞愧,便馬上停下來,回身把貂蟬抱住,不斷地用好言勸慰她。兩人於是偎依在一起,難舍難分。

沒多久,貂蟬看見董卓來了,便故意裝作與呂布拉拉扯扯,好像要投水自盡的樣子。董卓遠遠地看到了這一幕,他異常生氣,大喝一聲,呂布一驚,回身便走,董卓搶到戟,向呂布一擲,呂布把戟撥落在地。董卓搶戟再趕,呂布卻已走出園子。這時董卓的謀士李儒正好遇上,他聽了這件事情後,建議董卓將貂蟬賜給呂布,以籠絡呂布死心塌地為其賣命。董卓似乎想要采納這個建議,這樣事情對於王允和貂蟬就非常不利,怎麼辦?王允授意貂蟬變被動為主動。

於是,貂蟬再度假戲真做,當董卓把李儒的建議說出來的時候,貂蟬假裝大驚地哭著說:“我的身體已經屬於你了,為什麼又要將我下賜給家奴?我寧死不從!”說著她拿起牆上的寶劍要自刎。董卓慌忙奪劍,把她抱住說:“我和你開個玩笑,何必認真。”貂蟬隨即倒在董卓懷裏,掩麵大哭起來,罵道:“此必李儒之計,他與呂布相好,故設此計,不顧太師體麵和賤妾性命,我一定要生吃他的肉。”為了把整場戲演下去,貂蟬趁機對董卓說:“雖然太師憐愛,但此處不宜久居,恐早晚為呂布所害。”董卓傻乎乎地覺得貂蟬說的有理,便痛快地說:“我明天帶你回郿塢去,離開這裏就不怕被暗算了。”貂蟬這一出戲完全奏效了。

第二天,董卓帶貂蟬回郿塢的時候,百官都來拜送,貂蟬在車中遙見呂布站在人群中,呆眼望著自己,她便假裝掩麵哭泣,使得呂布如癡如醉,歎息痛恨。而此時有一個人正在不遠處冷眼看著呂布的一舉一動,這個人自然是王允了。他忽然出現在呂布身後說:“將軍為什麼不跟太師去,卻在此遙望歎息?”呂布回頭一看是司徒王允。王允接著說:“老夫近日身體不適,閉門不出,所以很久沒有與將軍見麵了,今天太師回郿塢,隻得抱病來送行,剛好又得見將軍,請問將軍為何在此長嗟短歎呢?”呂布答:“還不是為了你女兒貂蟬。”王允假裝吃驚,問:“過了這麼久,太師還未把小女許配給將軍嗎?”呂布怒衝衝答:“老賊自己寵幸久了。”王允急了,再問:“真有此事?太過了,太過了!”呂布將此事一一告訴王允,王允半晌不語,過一會兒才說:“這樣看來,太師淫我女,奪將軍之妻,的確太丟臉了。人們恥笑的不是太師,而是將軍與老夫。但老夫已年邁了,無足為奇,隻可惜將軍蓋世英雄,亦受此汙辱……”王允的激將法果然靈驗,他的話音還沒有落下,呂布馬上怒氣衝天,拍案大叫起來說:“誓殺此賊,雪我心頭之恨。”此時的王允還裝模作樣地去遮掩呂布的嘴說:“將軍不要這樣說,小心連累了我。”呂布說:“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然而就在這時,呂布竟然擔心自己是董卓的義子,怕壞了名聲。王允不失時機地說:“將軍自姓呂,太師自姓董,擲戟之時,難道有父子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