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知識
夏枯草,又稱棒頭草,有夏枯花、棒槌草等異名,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帶花的果穗或全草。
適宜範圍
性味歸經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歸肝、膽經。
功效主治 有清肝火、散鬱結等功效,主治頭痛眩暈、目珠疼痛、瘰鬁、癭瘤等。
古書摘要 《滇南本草》說,夏枯草“祛肝風,行經絡。治口眼歪斜,止筋骨疼,舒肝氣,開肝鬱。治目珠脹痛、消散瘰鬁、周身結核、手足周身筋骨酸疼”。《眼科全書》說,夏枯草能“補肝散火,清六陽熱結,去風退翳,止淚,明目行血”。
現代視角
化學成分 夏枯草含有芸香甙、金絲桃甙及三萜皂甙。花序中含飛燕草素、矢車菊素和花色甙等。全草尚含熊果酸、咖啡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K、鞣質、生物堿、氯化鉀等無機鹽成分。
藥理作用 本品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犬靜注夏枯草煎劑後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腎性高血壓犬連續服用夏枯草煎劑2周,有中等程度降壓作用。實驗證明,夏枯草所含皂甙及氯化鉀等活性物質,有增強心肌功能、改善循環血流量、促使體內排除過量的鈉的作用,從而有助於降低血壓。現代研究表明,夏枯草不僅能治療淋巴結核,而且還能治療肺結核等病症。
用法簡介
如在配伍中使用,夏枯草用量以10~15克為宜。衝泡代茶飲,每日可用10克。
注意事項
脾胃虛弱者慎服。《醫學廣筆記》曰:“忌鐵。”《外科全生集》曰:“久服則成鬁癆。”《得配本草》曰:“氣虛者禁用。”
趣聞軼事
從前有位書生名茂鬆,為人厚道,自幼攻讀五經四書,然屢試不第。茂鬆因此終日鬱悶,天長日久,積鬱成疾。他經常頭暈頭痛,麵部烘熱,頸部長出許多瘰鬁(即淋巴結核),蠶豆大小,形似鏈珠,有的潰破流膿。眾醫皆施舒肝解鬱之法,但都無效。他的病情越來越重。
這年夏天,茂鬆父親不遠千裏去尋神農。他來到一座山下,隻見遍地綠草茵茵,百花豔麗,似入仙境。他剛想歇息,不料昏倒在地。
茂鬆爹怎麼也沒有料到,這裏竟是神農的藥圃。此時,神農正在給藥草澆水施肥,見有人暈倒急忙趕來救治。茂鬆爹醒來,訴說了自己的苦衷。神農聽罷,從草苑摘來藥草,說:“用此草上端球狀部分,煎湯服用。”又說:“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黃時采集入藥,有清熱散結之功效。”茂鬆按方服之,不久病愈。後來,父子二人廣種夏枯草,為民治病,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