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槐花軟化血管降血壓(1 / 1)

必備知識

槐花,異名槐米,為豆科落葉喬木槐的花蕾,為藥食兩用佳品。槐樹,在我國有國槐、中國槐的美稱。花蕾和果實均入藥,槐花入藥以槐米為優,即在花蕾還未開時采摘,曬幹或烘幹。當槐米一時闕如,也可以槐實代替,其藥用功效相似。

適宜範圍

性味歸經 槐花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

功效主治 槐花和槐實均有涼血止血、清肝降火的功效,皆是常用涼血止血妙品。槐實的清熱作用較強,槐花的止血作用明顯。

古書摘要 《日華子本草》記載,槐花“治五痔,心痛,眼赤”。《醫林纂要》說,槐花“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本草求原》也說,槐花“為涼血要藥。治胃脘卒痛”。

現代視角

化學成分 槐花含有芸香甙。所含芸香甙以花蕾中含量多,開放後則含量偏少。從幹花蕾中可分離得到三萜皂甙,水解後得白樺脂醇、槐花二醇和葡萄糖醛酸。另從花蕾中可分離得到槐花甲素、乙素和丙素。

藥理作用 槐花所含有的這些成分有直接防治高血壓病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槐花液、槐花酊劑對麻醉犬、貓有暫時而顯著的降低血壓作用,所含芸香甙及其製劑有降壓作用,槲皮素亦能短時間的降壓。動物藥理實驗研究還發現,槐花所含活性成分(如芸香甙、槲皮素、槲皮甙等),可擴張冠狀血管,改善心肌循環。這對高血壓病合並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來說,無疑是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的。現代醫學研究還表明,槐花中的芸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成分能減少血管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細血管恢複正常的彈性。高血壓病患者經常服食,有防止腦血管破裂的功效。

用法簡介

生用或炒用。如在配伍中使用,用量以6~9克最為合適。衝泡代茶飲,每日服食量以10克為宜。

趣聞軼事

◆曆史上對槐樹的讚美之詞很多,但很少寫到槐花的。胡弦《我愛槐花》一文則對此不以為然:“又到槐花飄香的季節了。春到煞尾,亂紅落盡,世界轉向了沉沉的綠,人們的看花心也漸漸泯息了,偏在這時,槐花開得盛了……我不禁要為槐花叫屈了,我不禁更加鍾愛我的槐花了……”

◆唐代白居易《答夢得聞蟑見寄》有“槐花新雨後,柳影欲秋天”的詩句,說的是一場新雨過後,槐花上水珠晶瑩剔透,更加豔麗秀潤、香氣濃鬱。柳枝經雨水的衝刷,清新澄碧,如同秋季的天空一般。詩人通過雨後初霽的“槐花”和“柳影”的摹寫,描繪了盛夏時大自然欣欣向榮的景象。槐花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歡愉,還給人們帶來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