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知識
音樂自產生以來,就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它不僅能夠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陶冶人們的情趣,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音樂是人類文明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用音樂治療人類的某些疾病,是現代醫學、心理學的學者們經過大量實踐和探索後得到的成果。
醫學解析
神經生理學研究提示,音樂能通過其旋律、節奏、聲調、音色等對人體產生各種效應,可以調節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等方麵的功能。中速演奏的舒緩清淡的音樂可使人心情平靜,心率保持平和、穩定,上升的血壓得到下降,緊張的神經得到放鬆,大腦皮質的功能得到改善,煩躁的情緒得以調整,這些均與音樂療法降壓的機理有關。音樂療法降壓的原理還有很多未知因素,相信隨著自然醫學的深入研究,會逐步得到更加透徹的闡述。
實施方法
◆肝火上炎型、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病,可選擇鎮靜性樂曲,如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德彪西的《月光》、聖桑的《天鵝》、海頓的《小夜曲》;我國民族樂曲可選聽《漁舟唱晚》、《平湖秋月》、《漢宮秋月》等。這類樂曲旋律優美抒情、簡潔流暢、清淡典雅、節奏平穩、悠緩動聽、寬廣柔慢、速度徐緩、音色柔和、舒展或略帶深沉,風格悠靜安詳,經常傾聽有明顯的降壓功效。
◆肝風內動型的高血壓病所選擇的音樂,基本上與肝火上炎、肝陽上亢型相同。
◆痰濁內蘊型高血壓病患者可欣賞《花好月圓》、《喜洋洋》、《鮮花調》、《雨打芭蕉》、《江河水》、《滿庭芳》等民樂。這類樂曲旋律酣暢、節奏明快,能愉悅情緒、解鬱化痰、疏肝降壓。
◆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患者可選擇《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流水》、《醉漁唱晚》、《牧歌》、《姑蘇行》等傳統樂曲。這類旋律清柔、節奏悠緩的樂曲,有醒腦定眩、振奮精神、穩定降壓的功效。
◆陰陽兩虛型高血壓病患者可選擇《百鳥朝鳳》、《空山鳥語》、《鷓鴣飛》、《聽鬆》、《春江花月夜》、《陽關三疊》、《平沙落雁》等古典樂曲。這類輕柔、細膩、秀麗、婉約、流暢的樂曲,能調節神經、雙補陰陽、降低血壓。
◆各型高血壓病忌聽高亢激烈的興奮性樂曲。
趣聞軼事
◆南京藝術學院宋保軍教授曾對大提琴演奏治療高血壓進行過係統觀察。發現經常傾聽旋律優美、節奏平穩的大提琴樂曲的高血壓患者,約85%的人血壓可明顯下降。宋教授的導師患高血壓10餘年,久治無效。宋教授每天為導師演奏大提琴樂曲。持續3個月後,導師的血壓竟一直穩定在正常範圍內。
◆南京中醫藥大學王旭東教授對音樂療法降血壓、催眠也頗有研究。他編創了數套音樂療法磁帶光盤,推薦給高血壓患者在家中欣賞。多數患者在連續欣賞2個月後,血壓平均下降5~8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