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章 高血壓伴腎髒疾病藥物治療(1 / 1)

必備知識

伴有輕度腎損害的高血壓患者宜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及利尿劑為首選。

單側腎動脈狹窄呈高腎素者,首選ACEI或ARB,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雙側腎動脈狹窄應禁用ACEI和ARB。

腎病高血壓通常為容量依賴性高血壓,選擇利尿劑能有效減輕水鈉瀦留。一般不單獨使用,常與其他類降壓藥物聯合應用。

醫師答疑

怎樣發現自己伴有腎髒損害?

尿常規檢查蛋白尿的出現能早期顯示腎髒損害的存在。尿微量蛋白測定可檢測出更早期的腎髒損害。高血壓如果未能很好的控製,就是加重和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的危險因素。所以,蛋白尿作為高血壓的常規檢查項目,對早期預防腎髒病變具有重要意義。

怎樣預防高血壓腎髒損害?

預防高血壓腎髒損害,患者應限製蛋白質攝入,攝取以低鹽、低磷、優質蛋白質為主的飲食,避免劇烈運動,避免使用減少腎血流量的降壓藥物,嚴格控製高血壓。

注意事項

伴有腎損害的高血壓患者,既要積極控製血壓,以延緩腎功能損害的進程,又要在用藥時注意腎功能狀況,盡可能選擇保護腎功能的藥物。

ACEI有保護腎功能的作用,為避免降壓過度發生高鉀血症,應從小劑量開始服用。血肌酐水平>3毫克/分升的患者應謹慎應用ACEI。使用利尿劑時不應利尿過度,以免引起血容量不足及電解質紊亂。

在水鈉瀦留的情況下,降壓藥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使血壓下降。使用利尿劑清除水鈉瀦留後,血壓可恢複正常或變得容易控製。

專家提醒

腎髒是高血壓損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同時又是血壓調節的重要器官。若高血壓一旦對腎髒造成損害,又可以因腎髒對體液平衡調節以及血管活性物質等代謝障礙,加劇了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在各種原發或繼發性腎實質性疾病中,包括各種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梗阻性腎病等,合並高血壓者可達80%~90%。無論何種病因所致的腎髒損害,控製高血壓可以防止腎髒病變的持續進展。

高血壓病持續穩定地發展5~10年後,腎小動脈可出現輕至中度硬化,繼而腎髒因缺血而出現萎縮,最後發生腎功能不全。這個過程雖然很緩慢,但危險也是很大的,而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65歲以上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幾乎都有中度腎小動脈硬化。隻要能堅持積極治療高血壓,就可以改善預後,推遲其發生。